-
观察局部症状
- 咬痕形态:臭虫叮咬通常会在皮肤上形成连续一排小红点,伴随明显瘙痒和红肿。若出现线状排列或成群分布的红疹,需警惕臭虫叮咬。
- 皮肤反应:被咬处可能出现丘疹、水疱,甚至中央有针尖状瘀点,严重时可能形成大片红斑或紫瘢。若抓挠后出现溃烂或渗液,可能继发感染。
-
警惕全身症状
- 若出现头痛、发热、乏力、恶心等疑似感染迹象,或伴随胸闷、呼吸困难、关节痛等全身过敏反应,可能提示中毒或严重过敏。此类情况需立即就医。
-
检查环境与虫体
- 扫墓后检查衣物、身体是否有臭虫残留,观察其形态(椭圆形、扁平,呈深褐色或黑色)。若发现臭虫,需彻底清理环境并消杀。
-
就医建议
- 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全身不适,建议及时就诊皮肤科或急诊科,医生可能通过血液检查或皮肤测试确认过敏或中毒反应。
- 避免自行抓挠或挤压伤口,可先用肥皂水清洗,并冷敷缓解肿胀。
提示:臭虫叮咬一般不会直接导致中毒,但过敏体质者可能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若症状难以区分或病情危急,请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