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脱离虫类环境
迅速离开草地或树林,避免继续接触毒虫。 -
清洁伤口
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至少5分钟,减少毒素吸收。若伤口有残留物(如毒刺),需用镊子小心拔出。 -
冷敷消肿止痛
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伤口周围,每次15-20分钟,减轻红肿和疼痛。 -
局部用药缓解症状
- 若为蜂类蜇伤:蜜蜂蜇伤可用肥皂水中和酸性毒液;马蜂蜇伤可用弱酸性液体(如醋)冲洗。
- 若为蜈蚣或蚂蚁咬伤:涂抹含糖皮质激素的药膏(如皮炎平)或炉甘石洗剂。
- 隐翅虫接触:立即用5%碳酸氢钠溶液湿敷。
- 观察症状并就医
若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
- 全身性红肿、瘙痒或呼吸困难(过敏反应);
- 伤口化脓、发热或头晕乏力(可能感染或中毒);
- 蜱虫叮咬后出现焦痂或持续高热(需专业处理)。
注意事项:
- 避免抓挠伤口,防止感染;
- 不要随意使用民间偏方(如尿液冲洗);
- 自行处理后建议尽快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预防建议:
清明祭扫时穿长袖长裤、喷洒驱蚊剂,避开潮湿阴暗区域。若被毒虫咬伤,可前往设有动物致伤急救箱的公园或社区获取应急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