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面部红斑侏儒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主要症状可归纳如下:
一、皮肤表现
- 面部红斑:典型表现为面部蝶形分布的毛细血管扩张性红斑,常见于面颊、手足背等暴露部位,冬季减轻、夏季加重。皮损可能出现水疱、糜烂,愈后遗留色素脱失斑。
- 光敏感:皮肤对日光敏感,暴露后红斑加重,部分患者青春期后光敏性减轻。
二、生长发育异常
- 侏儒与生长迟缓:几乎所有患者均有身材矮小,出生体重低,喂养困难,且出生后1岁左右开始出现显著生长迟缓。
- 骨骼发育异常:四肢短小、足内翻、并指(趾)或脊柱侧弯等。
三、面部及躯体畸形
- 特殊面容:表现为小鼻、大耳、门齿缺如、三角脸、嘴唇丰满等特征。
- 其他畸形:可能伴随尿道下裂、隐睾、鸡胸或漏斗胸等胸廓畸形。
四、其他系统症状
- 代谢异常:少数患者出现糖代谢异常,表现为多饮、多尿等糖尿病症状。
- 神经系统问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智力低下、学习障碍或运动协调能力差。
- 皮肤附属器异常:多毛、毛发稀少或指甲发育不良。
五、并发症
- 肿瘤风险:易并发白血病或其他恶性肿瘤。
- 眼部及口腔问题:可能出现视网膜变性、高腭穹或咬合不正等。
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与染色体DNA修复缺陷相关。临床表现需与Cockayne综合征、红斑狼疮等疾病进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