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链病的形成原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 遗传因素:部分重链病在某些区域及民族中较多见,提示遗传因素可能在其发病中起一定作用。例如,α - 重链病存在 14q32 及 9p11 的复合易位,这可能影响基因,致使 IgA 重链和轻链间不协调,从而增加发病风险。
- 慢性炎症与感染:
- 肠道慢性炎症刺激:α - 重链病是重链病中最常见类型,在寄生虫、细菌、病毒等肠道感染流行区是本病的好发地区,说明肠道慢性炎症刺激可能与发病有关。肠道的慢性感染可能持续刺激免疫系统,导致免疫细胞异常增殖和免疫球蛋白合成紊乱。
- 慢性抗原刺激:γ - 重链病往往出现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数年后,约 1/4 的患者并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体内免疫系统持续处于活跃状态,慢性抗原刺激可能促使 B 淋巴细胞发生突变,使其合成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发生紊乱,仅产生重链或产生有缺陷的重链,导致轻链和重链不能形成完整的免疫球蛋白。
- 淋巴细胞增殖异常:绝大多数 μ - 重链病患者先有长期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非霍奇金淋巴瘤病史。这些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可能导致 B 淋巴细胞功能异常,进而影响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使得无免疫功能的重链片段大量产生并在体内积聚,引发重链病。
重链病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类型的重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也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