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国家生育保障的国际比较:
生育补贴
- 法国:家庭补贴政策不断完善,早在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之前就开始鼓励生育。生育补贴根据家庭收入、孩子数量有所区分。2019 年家庭福利支出占 GDP 比重为 3.44%,在 OECD 国家中居首,家庭现金福利支出占比 1.34%,处于中上水平,近年生育率维持在 1.8 左右。
- 德国:2007 年开始学习 “北欧模式”,生育补贴不断升级。2000 - 2019 年,德国家庭福利支出占 GDP 比重从 2.1% 增至 3.2%(高于 OECD 平均值 2.29%),期间家庭现金福利支出占比一直高于 1%。儿童福利金可覆盖抚养 0 - 18 岁孩子成本约 36.5%,2006 - 2016 年,总和生育率从 1.3 增至 1.6,此后一直维持 1.5 以上。
- 日本:生育政策转变不及时,总和生育率降至 1.5 左右才开始鼓励生育,支持力度相对较弱。2019 年家庭福利支出占 GDP 比重为 1.95%,低于 OECD 平均值,其中现金福利支出占比 0.66%,远低于平均值。育儿补贴仅可覆盖抚养 0 - 18 岁孩子成本约 10%。
- 美国:补贴主要以保障中低收入家庭为主,政府发挥补缺功能。2019 年美国家庭福利支出占 GDP 比重为 1.04%,现金支出占比为 0.06%,分别在 OECD 国家中排倒数第 4、第 1,近年生育率明显下降。
产假与育儿假
- 德国:子女出生后,夫妻双方可共享 14 个月的带薪产假,并自由分配休产假时间。其中一方最多可以领取 12 个月的 “父母津贴”,每月从 300 至 1800 欧元不等。从 2024 年开始,产妇的配偶还可以多休两周带薪陪产假。
- 韩国:夫妻都为未满周岁的子女申请 3 个月的育儿假时,每人每月最高可获 300 万韩元育儿津贴。育儿假的最长期限从 1 年增至 1 年半,并允许家庭成员一次申请 1 天育儿假,一年最多 10 天,家庭成员包括育儿父母、育儿父母的父母和祖父母。
- 瑞典:率先引入育儿假制度,且普惠型福利及强有力的补贴推动养育成本社会化,2023 年总和生育率为 1.6 位居前列。
托育服务
- 德国:努力扩大全日制日托班和小学的数量,帮助妇女更好地兼顾职业和家庭。
- 韩国:政府官员表示将推出临时儿童托管服务,并引入儿童托管服务从业者资格制度,但担心托管服务内容不能完全满足育儿父母的特性化需求。
- 法国:有着较为完善的托育服务体系,政府重视托育服务的质量和普及程度,为家庭提供了多样化的托育选择,包括公立和私立的托儿所、幼儿园等,且对托育机构有严格的监管和质量标准。
总体而言,北欧国家家庭福利支出占比普遍较高,生育率也相对较高。西欧的法国、德国等通过不断完善生育保障政策,在提升生育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而东亚的日本、韩国等虽然近年来不断提高补贴水平,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仍陷入 “低生育陷阱”。美国主要通过市场满足家庭福利需求,政府保障低收入群体,整体家庭福利占比在 OECD 国家中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