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药治疗
-
内服方药
- 蒿芩清胆汤:青蒿12克、竹茹15克、半夏10克、赤茯苓12克、黄芩10克、枳壳10克、陈皮10克、碧玉散20克(包)、大黄10克,水煎服,分2-3次温服,适用于少阳热重兼痰湿证。
- 加减变化:
- 呕吐酸水加左金丸;
- 湿热发黄加茵陈;
- 胸胁胀满加川楝子、佛手。
-
中成药
- 龙胆泻肝丸:清肝胆湿热,适用于头晕目眩、口苦等症状。
- 胆宁片、利胆片:疏肝利胆、清热通下,适用于胆经热症。
二、外治法
-
外敷药物
- 竹茹、生姜绞汁棉浸擦胸口,缓解呕酸苦水;
- 青皮研末醋炒敷胁下,止痛。
-
灌肠疗法
- 生大黄煎液保留灌肠,清热通腑。
三、饮食调理
- 宜食:清热利胆食物如梨、西瓜、苦瓜、绿豆;利湿食物如冬瓜、茯苓。
- 忌食:辛辣、油炸、腌制食物,避免加重湿热。
四、生活习惯
-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 戒烟戒酒,保持情绪舒畅。
五、注意事项
- 若症状严重或伴随黄疸、发热等,需及时就医,排除胆囊炎等疾病,必要时考虑手术。
- 中药使用需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
通过综合调理,可有效缓解胆热症状。若自行处理无效,建议尽早就诊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