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多糖贮积症不同类型症状有所差异,但通常有以下几方面表现:
- 生长发育迟缓:出生 1 年后出现生长落后,身材矮小,如 Ⅰ 型患者颈短,脊柱胸腰段后凸,2 - 3 岁左右线形生长几乎停止;Ⅳ 型患者表现为短躯干侏儒。
- 特殊面容:头大,前额突出,鼻梁低平,鼻孔上翻,嘴唇大而厚,舌大易伸出口外,牙齿细小且间距宽,毛发浓密粗糙,发际低。如 Ⅰ 型患者还会有舟型头,眉毛浓密,眼睛突出,眼睑肿胀等表现。
- 眼部病变:多数类型有角膜混浊,可导致视力障碍甚至失明,如 Ⅰ 型、Ⅳ 型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视网膜病变等,如 Ⅱ 型病情严重者从幼儿期开始有色素性视网膜炎和视盘水肿。
- 骨骼畸形:多累及大关节,如肘关节、肩关节及膝关节,使关节活动度受限,手关节受累可呈 “爪形手”;还可出现鸡胸、脊柱后凸或侧弯、膝外翻、扁平足等畸形,如 Ⅰ 型、Ⅳ 型患者较为典型。
- 肝脾肿大:腹部膨隆,肝脾质地硬,可伴有脐疝和腹股沟疝,如 Ⅰ 型、Ⅱ 型等患者常见。
- 心脏病变:部分患者会出现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可导致心力衰竭,如 Ⅰ 型患者在疾病后期常表现为瓣膜病,黏多糖贮积在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
- 耳鼻喉部症状: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气道狭窄,声带增厚,讲话声音粗,常有慢性复发性鼻炎,呼吸粗,睡眠打呼噜,慢性阻塞性呼吸暂停;还可能因声音传导性障碍和(或)感音性障碍导致听力缺失,如 Ⅰ 型患者较为常见。
- 智力障碍:除 Ⅰ-S、Ⅳ 型和 Ⅵ 型外,多数患者伴有智能落后,如 Ⅰ 型患者 1 岁左右可能表现出智力落后,随后缓慢倒退至严重的智力障碍;Ⅲ 型患者主要表现为严重智力发育落后。
-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皮肤增厚,毛发增多;还可能出现运动功能减退、肌力减退等,如 Ⅶ 型患者临床表现轻重不同,重者可表现为严重胎儿水肿,轻者表现为轻度脊柱骨骺发育不良。
需要注意的是,黏多糖贮积症的症状复杂多样,每个患者的具体表现可能有所不同,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酶活性测定和基因分析等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