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孩子厌学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包括:了解孩子厌学的具体原因、父母反思并积极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树立信心、引导孩子主动体会学习的快乐、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的事、把日常生活与学习结合起来。
了解孩子厌学的具体原因
孩子厌学后,首先不能再加压布置学习任务,要找到厌学的症结,是所学知识太难,还是所学知识太多,学习任务压的太多,还是有外界其他利诱吸引。搞清楚厌学的原因后,因势利导,转移注意力,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放松心情,提高学习重要性认识,循循善诱再引导进入学习状态。
父母反思并积极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欣赏认同的眼光看待孩子,除了学习,应该更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动态,满足孩子合理的心理需求,多与孩子进行坦诚、有效的沟通,多倾听孩子的心声。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树立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厌学学生对自我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后,随即就要开始自我实践,这种尝试结果的好坏是他们能否彻底转变自己的关键。要尽量创造环境,让厌学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品尝到学习的成功感和趣味感,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彻底矫治厌学的心理障碍。
引导孩子主动体会学习的快乐
只有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才有可能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可以这样问:感觉怎么样,背完这首诗是不是很快乐。这样主动引导孩子,让孩子主动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学会了一首诗,让他体会到那种成就感,价值感。
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的事,直到发现兴趣所在
首先要观察孩子的兴趣是什么,从孩子感兴趣的事入手,然后把兴趣变成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对于那些不知道自己兴趣在哪儿的孩子,可以先尝试不同的事情直到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把日常生活与学习结合起来
比如,可以让孩子制定家庭旅行计划也许会使孩子爱上地理,让孩子学会剪报也许会使孩子留意政治、新闻,领孩子去参观博物馆,全家人至少每天有一段在一起学习的时间,留意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平时散步、购物、访友时拐进书店,浏览群书。有些孩子是因为学习内容太枯燥太无聊而不喜欢学习的,可见教学内容的丰富和趣味性也是很重要的。当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的时候,家长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不然只会导致孩子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
以上方法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帮助16岁孩子应对厌学心理。重要的是要保持耐心和理解,同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改善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