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溃疡病主要指发生于胃及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其表现多样,具体如下:
- 疼痛
- 部位:胃溃疡疼痛多位于中上腹稍偏高处,或在剑突下和剑突下偏左处;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多位于中上腹部,或在脐上方,或在脐上方偏右处。胃或十二指肠后壁溃疡,特别是穿透性溃疡可放射至背部。
- 程度和性质:多为隐痛、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痛,一般可以忍受。持续性剧痛提示溃疡穿透或穿孔。
- 节律性:胃溃疡疼痛常在餐后 1 小时内发生,经 1 - 2 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出现,呈现 “进食 — 疼痛 — 缓解” 的规律。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好发于两餐之间,持续不减直至下餐进食或服制酸药物后缓解,部分患者会出现半夜疼痛,呈现 “进食 — 缓解 — 疼痛” 的规律。
- 周期性:反复周期性发作是消化性溃疡的特征之一,尤以十二指肠溃疡更为突出。上腹疼痛发作可持续几天、几周或更长,继以较长时间的缓解,以秋末至春初较冷的季节更为常见。
- 影响因素:疼痛常因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不慎、药物影响和气候变化等因素诱发或加重,可因休息、进食、服制酸药、以手按压疼痛部位、呕吐等方法而减轻或缓解。
- 消化异常:除疼痛外,尚可有唾液分泌增多、胃灼热、反胃、嗳酸、嗳气、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但这些症状均缺乏特异性。
- 出血表现:当溃疡侵蚀到血管时,可造成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呕出的血液多为棕褐色或咖啡色,少数患者为鲜血。黑便指大便像柏油一样呈现黑色,粘稠且发亮。
- 全身表现
- 贫血:反复呕血、黑便,可导致患者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等贫血表现。
- 消瘦:患者长期腹部不适、厌食、恶心呕吐可导致体重下降,如果短时间内突然出现明显的体重下降,应警惕溃疡恶变。
- 特殊类型表现
- 无症状型溃疡:约 15% - 30% 消化性溃疡者无明显症状,常因其他疾病作胃镜或 X 线钡餐检查时偶然被发现,或当发生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时,甚至于尸体解剖时始被发现。这类消化性溃疡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老年人尤为多见。
-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多见,也可发生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表现可不典型,疼痛常不明显,而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等较为常见,容易误诊为胃癌或其他消化系统疾病。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如穿孔、幽门梗阻等,会有相应的症状,如急性穿孔时突然出现剧烈腹痛,起始于右上腹或中上腹,持续而较快蔓延至全腹;幽门梗阻时主要症状为呕吐,呕吐量大,内含发酵宿食,呕吐后患者可感舒适轻松,空腹时上腹部饱胀和逆蠕动的胃型以及上腹部振水音是其特征性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