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会费的开支政策主要遵循依法合规、服务职工、勤俭节约等原则,具体如下:
-
使用原则:
- 服务职工原则:工会经费应坚持为职工服务的方向,将更多的经费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开展工会活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增强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的能力。
- 预算管理原则:基层工会应按照《工会预算管理办法》的要求,将单位各项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工会经费年度收支预算(含调整预算)需经同级工会委员会和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审查同意,并报上级主管工会批准。
- 经费独立原则:基层工会应依据全国总工会关于工会法人登记管理的有关规定取得工会法人资格,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并根据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设立工会经费银行账户,实行工会经费独立核算。
- 勤俭节约原则: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工会经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经费使用要精打细算,少花钱多办事,节约开支,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 民主管理原则:依靠会员管好用好工会经费,定期向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会经费收支情况,建立经费收支信息公开制度,主动接受会员监督。
-
支出范围:
- 职工活动支出:
- 职工教育支出:用于工会开展政治、法律、科技、业务等专题培训和职工技能培训所需的教材资料、教学用品、场地租金等方面的支出,用于支付职工教育活动聘请授课人员的酬金,用于基层工会组织的职工素质提升补助和职工教育培训优秀学员的奖励。
- 文体活动支出:用于基层工会开展或参加上级工会组织的职工业余文体活动所需器材、服装、用品等购置、租赁与维修方面的支出以及活动场地、交通工具的租金支出等,用于文体活动优胜者的奖励支出,用于文体活动中必要的伙食补助费。
- 宣传活动支出:用于基层工会开展重点工作、重要主题和重大节日宣传活动所需的材料消耗、场地租金、购买服务等方面的支出,用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等经常性宣传活动方面的支出,用于基层工会开展或参加上级工会举办的知识竞赛、宣讲、演讲比赛、展览等宣传活动支出。
- 职工集体福利支出:主要用于基层工会逢年过节向会员发放节日慰问品,会员生日、婚丧嫁娶、退休离岗的慰问支出等。
- 维权支出:指工会直接用于维护职工权益的支出,包括工会协调劳动关系和调解劳动争议、开展职工劳动保护、向职工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服务、对困难职工帮扶、向职工送温暖等发生的支出及参与立法和本单位民主管理、集体合同等其他维权支出。
- 业务支出:包括培训工会干部和积极分子学习政治、业务所需费用;评选表彰优秀工会干部和积极分子的奖励;组织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和协作活动;召开工会代表大会、委员会、经审会以及工会专业工作会议;开展外事活动、工会组织建设、建家活动、大型专题调研;经审经费、基层工会办公、差旅等其他专项业务的支出。
- 资本性支出:用于工会建设工程、设备工具购置、大型修缮和信息网络购建而发生的支出,包括房屋建筑物购建、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交通工具购置、大型修缮、信息网络购建等资本性支出。
- 其他支出:指以上支出项目以外的必要开支。
- 职工活动支出:
-
禁止行为:
- 不准使用工会经费请客送礼,不准违反工会经费使用规定,滥发奖金、津贴、补贴,不准用工会经费支付高消费性的娱乐健身活动,不准单位行政利用工会账户,违规设立“小金库”,不准将工会账户并入单位行政账户,使工会经费开支失去控制,不准截留、挪用工会经费,不准用工会经费参与非法集资活动,或为非法集资活动提供经济担保,不准用工会经费报销与工会活动无关的费用。
工会会费的开支政策旨在确保资金的合法、合规、透明使用,同时最大化地服务于广大职工。各级工会组织应严格遵守这些规定,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确保工会经费能够真正惠及每一位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