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迁延性肾小球肾炎的处理需结合预防、治疗及长期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一、预防与基础管理
-
预防感染
- 积极防治链球菌感染(如呼吸道、皮肤感染),感染后及时彻底治疗,并在感染后2-3周复查尿常规。
- 清除反复发作的感染病灶(如龋齿、慢性扁桃体炎)。
- 加强锻炼、注意皮肤清洁卫生,减少感染机会。
-
生活调整
- 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
- 限制剧烈运动,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二、药物治疗
-
西药治疗
- 改善尿检异常:可试用双嘧达莫(潘生丁)或雷公藤,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免疫调节:部分病例可能需要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但需严格评估病情及风险。
- 抗凝治疗:小剂量阿司匹林或双嘧达莫可能延缓肾功能恶化。
-
中医辅助治疗
- 中药以健脾益气、益肾固肾为主,如芡实、金樱子等;温阳散寒可用肉桂、附子。
- 中成药如雷公藤多苷、保肾康等可能改善血尿及蛋白尿。
三、并发症管理
-
高血压控制
- 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或钙通道阻滞剂,既可降压,又能保护肾功能。
- 必要时结合利尿剂(如呋塞米)缓解水肿。
-
肾功能保护
- 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 定期监测尿蛋白、肾功能及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随访与转诊
-
定期随访
- 每3-6个月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及超声,评估肾脏体积及皮质厚度。
- 若病情进展(如出现高血压、贫血等),需警惕发展为慢性肾炎。
-
就医建议
- 优先选择儿童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儿科/肾内科,如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
- 严重病例需考虑肾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指导个体化治疗。
五、预后与注意事项
- 预后: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若进展为慢性肾炎或出现肾功能不全,则需长期管理甚至透析。
- 疫苗接种:避免在病情活动期接种疫苗,需咨询医生评估风险。
总结:以预防感染和定期随访为核心,结合药物控制症状,必要时联合中西医治疗。若病情反复或加重,需及时转诊至专科医院,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