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形成通常涉及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和机制:
病因分类
-
肾前性因素
- 低血容量:如大量失血、严重脱水、频繁呕吐、严重腹泻等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肾脏灌注不足。
- 心功能不全:如心力衰竭、心包填塞等导致心输出量降低,肾脏血液供应不足。
- 低血压:如败血症、过敏反应等导致血压下降,肾脏灌注减少。
- 全身性血管扩张或收缩:如使用血管扩张药或收缩药过量,导致肾血流灌注不足。
-
肾性因素
- 肾缺氧:如围生期窒息、严重感染等导致肾脏缺血缺氧,引起肾实质损伤。
- 肾缺血:如肾动脉血栓形成、肾静脉栓塞等导致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管供血不足。
- 肾中毒:如使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接触肾毒性物质,导致肾小管坏死。
- 其他肾疾病:如先天性肾发育异常、肾盂肾炎等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异常。
-
肾后性因素
- 尿路梗阻:如先天性泌尿道畸形(如后尿道瓣膜)、泌尿系统结石等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引起肾损伤。
发病机制
-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灌注不足或肾血管收缩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少尿或无尿。
- 肾小管内滤液回漏及再吸收障碍:肾小管壁受损导致滤液回漏至血液中,同时伴有再吸收障碍,加重肾功能损伤。
- 肾组织细胞代谢紊乱:缺氧导致肾组织细胞内氧化磷酸化障碍,细胞功能紊乱,自由基生成,产生脂质过氧化物,细胞膜损伤等。
- 免疫反应:严重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导致肾毛细血管阻塞,血管阻力增高,GFR降低及肾小管坏死等。
临床表现
- 少尿或无尿:典型症状,持续24小时以上。
- 水肿、腹水:由于水钠潴留引起。
- 体液紊乱、酸碱失调:导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
- 血浆中代谢产物浓度升高:如尿素、肌酐等。
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长期肾脏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