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肺水肿是一种严重的高原病,处理措施如下:
- 一般治疗:强调早发现、早诊断,采取就地救治的原则。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斜坡卧位,注意保暖,防止受寒。
- 氧疗:吸氧是治疗和抢救中的主要措施,病情严重者应高浓度加压给氧,有条件时可用高压氧舱治疗。当患者有大量泡沫痰时,可用祛泡沫剂,如 50%~70% 乙醇或二甲硅油。输氧应持续 12~24 小时,直到患者完全恢复。
- 降低肺动脉压:可用氨茶碱,加入葡萄糖液中缓慢静注,4~6 小时后可重复。或用酚妥拉明,加入葡萄糖液中缓慢静注。也可舌下含化或口服硝苯地平,以降低肺动脉压和改善氧合作用。
- 减少肺血容量:可用脱水剂或利尿剂,如 20% 甘露醇静滴,或呋塞米(速尿)静注。利尿时要注意补充氯化钾,以防低钾低氯血症,同时也要注意血液浓缩。
- 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可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或地塞米松静注、静滴或肌注。大剂量维生素 C 静滴也可应用。
- 镇静:吗啡可用于端坐呼吸、烦躁不安,咳大量粉红色或血色泡沫痰之危重患者,肌内或皮下注射,必要时用生理盐水稀释后缓慢静注。但不宜用于呼吸功能抑制以及昏睡、昏迷者。有恶心呕吐等反应不能耐受吗啡,或伴有支气管痉挛者,可用哌替啶肌注。
- 预防和控制感染:宜同时应用有效抗生素治疗,以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
- 其他措施:如 654-2 肌注,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含服、气雾等。合并心力衰竭、休克、昏迷者应给予相应处理。
- 转运:鉴于长途转送对治疗不利,必须下转时需掌握以下原则:当地不具备医疗条件且救援短期难以到达;路途短,运送条件好,1~2 小时可到达;就地抢救后病情稳定,有医护人员护送;转送途中不应中断治疗。
进入高原前应多了解高原的气候特点和有关高原病的知识,消除对高原环境的恐惧心理,做严格的健康检查。初到高原一周内,要注意休息,逐步增加活动量,减少和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过度疲劳。患过高原肺水肿的患者容易再次发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药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