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处理
- 立即休息与禁食
患者应卧床休息,停止摄入一切刺激性食物和药物(如辛辣、酒精、非甾体抗炎药等),避免加重胃黏膜损伤。 - 补液与电解质平衡
呕吐或腹泻严重者需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轻度可口服补液盐,重度脱水需静脉输液(如葡萄糖盐水)。
二、药物治疗
- 抑制胃酸分泌
-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可快速减少胃酸分泌,促进黏膜修复。
- 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适用于轻症患者。
- 胃黏膜保护剂
硫糖铝、氢氧化铝凝胶等可覆盖胃黏膜,减少刺激。 - 对症药物
- 止痛:剧烈疼痛可用阿托品、山莨菪碱等解痉药,但需注意禁忌症。
- 止吐:呕吐严重可注射甲氧氯普胺。
- 抗生素使用
仅针对细菌感染(如幽门螺杆菌阳性或明确细菌性腹泻)时使用,需结合药敏试验选择。
三、饮食调整
- 急性期:禁食后逐步过渡至清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避免牛奶、蔗糖等产气食物。
- 恢复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忌油腻、辛辣。
四、注意事项
- 心理调节: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加重症状。
- 避免诱因:节制饮酒、慎用损伤胃黏膜药物,注意饮食卫生。
- 及时就医:若出现持续呕吐、呕血、黑便或高热,需立即就诊。
五、特殊人群
- 孕妇/儿童/老年人:用药需谨慎,避免影响胎儿或加重基础疾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方案。
通过上述措施,多数患者可在1-2天内缓解。若症状反复或加重,需进一步检查排除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