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医保卡药店政策涉及药店分类管理、医保目录调整、处方药销售规范及非药销售开放等多方面内容,具体如下:
一、药店分类管理与医保报销差异
-
统筹药店与普通药店
药店分为统筹药店(A级标识)和普通药店两类,前者医保报销比例更高。例如:
-
在社区医院配药时,统筹药店可报销70%-90%(如100元药费可报销63-90元),患者自付3-10元;
-
在区域人民医院配药时,统筹药店报销比例略低(如100元药费报销85%-90%),患者自付10-15元。
-
-
门诊统筹制度调整
多地推进门诊统筹制度调整,例如广西将城乡居民医保门急诊最高支付限额提高至5000元。
二、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
-
新增与调出药品
2024年1月1日起,医保药品目录新增126种药品,覆盖西药、中成药及中药饮片,同时有143种药品通过谈判降价61.7%。
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等三部门发布《关于办理医保骗保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强化医保基金监管。
-
药品分类管理
实行甲类、乙类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甲类药全额纳入医保报销,乙类药需患者自付一定比例。
三、非药销售与药店转型
-
非药商品销售
支持药店经营非药品类商品,但需与药品分区设置,且需配备专业药学技术人员。
广西等地通过医保支付方式创新,允许零售药店销售医保目录外的药品。
-
药店功能拓展
国家医保局探索通过线上比价、价格公示等手段,促进药店转型为“健康促进、营养保健”功能型机构。
四、药店监管与服务质量
-
新规实施
《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新规于2024年1月1日施行,要求药店配备药师、独立医保药品分区、规范陈列仓储等。
广西等地细化定点零售药店管理,要求建立医保信息系统、签订服务协议并定期公示。
-
医保服务优化
推广亲情共济账户代购、处方药流动等便民措施,例如天津将门急诊最高支付限额提高至5000元。
总结
2024年医保卡药店政策以分类管理为核心,通过医保目录动态调整、非药销售开放及服务功能拓展,旨在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保障用药安全,并推动药店向多元化健康服务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