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型心血管症状
-
心室肥厚与舒张功能障碍
早期以双心室对称性肥厚、心腔狭小为特征,导致舒张功能减退,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心悸、气促、胸闷等症状。 -
充血性心力衰竭
晚期可发展为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心尖区收缩期杂音及肺部湿啰音,严重时咳粉红色泡沫痰。 -
心律失常
常见心悸、头晕,甚至晕厥,心电图可检出束支传导阻滞、室性异位心律等异常,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 -
高血压
约25%-50%患者出现高血压,多见于年长患者,可能与水钠潴留或血管病变相关。
二、全身性特征
-
外貌改变
典型表现为手足肥大、皮肤粗厚、额骨颌骨增大、巨舌、面容粗陋等,多始于20-30岁。 -
代谢与内分泌异常
可能伴随糖尿病、尿崩症(极度口渴、多尿)、肥胖及垂体功能减退(乏力、抑郁、肌肉疼痛)。 -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出现精神萎靡、嗜睡、下肢水肿,晚期可能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三、并发症
- 心力衰竭加重:突发严重呼吸困难、胸痛。
- 代谢紊乱:脱水、电解质失衡。
- 继发感染:因免疫力下降易发感染。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诊心血管内科或内分泌科,通过生长激素测定、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早期干预(如手术、药物控制生长激素)可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