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
- 抗甲状腺药物(ATD):常用丙硫氧嘧啶(PTU)或甲巯咪唑(MMI),需小剂量起始并长期维持(1.5-2年),期间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及血常规。
-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或美托洛尔,可改善心悸、手抖等症状,尤其适用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
-
放射性碘(¹³¹I)治疗
- 适用于药物不耐受、甲状腺肿大Ⅱ度以上或合并心脏病者。通过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激素分泌,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但需注意可能引发甲状腺功能减退。
-
手术治疗
- 仅推荐用于甲状腺显著肿大压迫周围组织、怀疑恶性结节或药物/¹³¹I治疗无效者。手术风险较高,需严格评估适应证。
二、治疗选择建议
- 轻症患者:首选药物治疗,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和血常规。
- 中重度或药物不耐受者:优先考虑¹³¹I治疗,但需注意剂量调整及术后甲减风险。
- 并发症多或手术指征明确者:选择手术治疗,术后需终身监测甲状腺功能。
三、注意事项
- 一般护理:保证充足休息,补充高热量、高蛋白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高碘食物。
- 并发症管理: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或心脏病时,需同步控制相关疾病。
- 定期复查: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心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方案。
四、风险提示
- 药物可能引起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需定期检查。
- ¹³¹I治疗后可能出现短暂性甲状腺毒症加重,需提前干预。
- 手术风险较高,尤其对高龄或合并症患者需谨慎评估。
结论:老年人甲亢无“最快治愈”方法,需个体化选择治疗手段。建议在内分泌科医生指导下,结合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方案,同时注重并发症管理及生活方式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