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的综合处理方案
一、一般治疗
-
饮食控制
- 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3g,以减轻水肿。
- 优质蛋白摄入:按0.8~1.0g/(kg·d)补充优质蛋白(如蛋、奶、牛肉),合并氮质血症时需限制蛋白量。
- 营养均衡:补充足够热量和维生素,避免高脂食物。
-
生活方式调整
- 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病情稳定期可适度活动。
- 注重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
监测与评估
- 定期检查尿蛋白、血浆蛋白、肾功能、血压及胎儿发育(如B超、脐动脉血流等)。
二、药物治疗
-
利尿剂
- 用于缓解水肿和少尿,如氢氯噻嗪、呋塞米,需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
降压药物
- 常用硝苯地平、甲基多巴等控制高血压,需根据血压调整剂量。
-
激素与免疫抑制剂
-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用于自身免疫性病因(如狼疮肾炎);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用于激素无效或禁忌者,需严格评估胎儿风险。
-
其他药物
- 严重高脂血症可使用他汀类药物;低蛋白血症可静脉补充白蛋白或血浆。
三、终止妊娠指征
- 母体病情恶化:如肾功能衰竭、严重子痫前期或药物无法控制的高血压。
- 胎儿异常:如胎儿窘迫、发育受限或胎盘功能严重减退。
- 终止时机:建议妊娠≥36周时评估终止;紧急情况下可提前干预。
四、其他治疗
- 血液净化:肾功能衰竭或严重水肿者,可选择血浆置换或血液透析。
- 中医辅助:稳定期可辨证使用中药(如玉屏风散)调理脾肾,但需结合西医治疗。
五、注意事项
- 孕前评估: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建议避孕,避免妊娠风险。
- 多学科协作:需产科、肾内科、新生儿科联合管理,优化母胎结局。
- 产后随访:部分患者分娩后仍需继续治疗,监测肾功能恢复情况。
(注:以上方案需根据个体病情动态调整,严格遵循临床医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