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一般治疗
- 休息:休息极为重要,可减轻心脏负担,促进心肌恢复。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一般需休息 3 - 6 个月,待病情稳定、心肌酶正常、心电图改变明显好转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
- 饮食:给予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且易消化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蛋类等,保证营养均衡,有助于心肌修复。
- 药物治疗
- 营养心肌药物:常用维生素 C,能改善心肌代谢,促进心肌恢复,一般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辅酶 Q10 也是常用药物,可口服或静脉注射,能增强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保护心肌细胞;还有磷酸肌酸钠,可静脉滴注,为心肌提供能量,有助于改善心肌功能。
- 抗病毒药物:在疾病早期,若病毒感染仍处于活动期,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可通过静脉滴注或口服给药,对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对于明确为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还可试用免疫球蛋白,通过静脉输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中和病毒。
- 免疫调节剂:对于重症患儿或伴有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的患儿,可根据病情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能减轻心肌炎症反应,抑制免疫反应,但需注意其副作用。
- 对症治疗
- 心力衰竭:可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减轻心脏负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 Ⅱ 受体拮抗剂(ARB),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可改善心脏功能,降低心脏重构的风险;必要时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但需密切监测血药浓度,防止中毒。
- 心律失常: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等,可根据病情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普罗帕酮、美托洛尔等;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如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可能需要安装临时起搏器,以维持正常的心率和心脏功能。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具体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家长需积极配合,定期带患儿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