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气肿是指纵隔内气体聚积,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外伤:胸部受到如车祸、高处坠落、直接暴力打击等外伤时,可能使纵隔旁的气管、支气管或食管破裂,外界气体或肺内气体进入纵隔,从而引发纵隔气肿。
- 医源性因素:气管切开术、气管内插管、中心静脉置管、经支气管肺穿刺活检、经皮肺穿刺、肺手术、肾周围充气造影术、拔牙、人工气腹术等医疗操作,都有可能导致气体被引入纵隔,或者造成相关组织损伤,使气体进入纵隔形成气肿。比如气管切开术若皮肤切口过小而气管切口过大,空气逸出易导致纵隔气肿。
- 肺部疾病:严重的肺炎、肺脓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间质性肺炎等肺部疾病,可使肺泡内压力过高,导致肺泡破裂,气体沿肺间质进入纵隔。肺泡破裂导致的自发性气胸也可能引发纵隔气肿。
- 食管相关问题:剧烈呕吐可能导致自发性食管破裂,多发生在食管下部 8 厘米处,因为该处食管缺乏结缔组织支持。食管异物(如鱼刺、骨头等)刺破食管、食管癌组织破裂、食管痉挛阻塞等情况,也会使食管穿孔,胃肠道内气体进入纵隔,引起纵隔气肿。
- 其他:头颈部感染,产气的微生物感染,鼻窦、眼眶、额骨和面部等骨骼的骨折,潜水、用力屏气或呼气等导致肺泡压力增高的情况,以及颈部手术如甲状腺切除术或扁桃体切除术后,气体都有可能沿相关组织间隙进入纵隔,形成纵隔气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