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进展迅速、预后较差的肾小球疾病,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下是具体处理方案:
一、基础治疗与监测
- 绝对卧床休息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避免体力活动加重肾脏负担。 - 生命体征监测
包括血压、血氧、尿量及呼吸等指标动态监测,必要时建立静脉通道。 - 饮食管理
限制盐分摄入以减轻水肿,根据肾功能调整蛋白质摄入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二、药物治疗
- 免疫抑制治疗
-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或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抑制免疫反应。
- 免疫抑制剂:联合环磷酰胺等药物增强疗效,减少激素用量。
- 抗凝治疗
使用肝素或华法林改善高凝状态,预防血栓形成。 - 血压控制
应用ACEI类药物(如依那普利)或ARB类药物(如缬沙坦)控制高血压,减轻肾脏损伤。
三、血液净化治疗
- 血浆置换
快速清除血液中的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适用于抗GBM抗体阳性或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 - 透析治疗
对急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维持内环境稳定,为肾功能恢复争取时间。
四、其他治疗
- 对症支持
纠正贫血、水电解质紊乱及营养支持,改善全身状态。 - 肾移植
终末期肾病患者可考虑肾移植,但需在病情稳定后进行。
五、日常管理
- 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肾功能及免疫指标。
- 避免感染、劳累等诱发因素,保持情绪稳定。
注:治疗方案需根据病理类型(如抗GBM肾炎、免疫复合物沉积型等)个体化调整,早期诊断与积极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