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足虫的毒性
千足虫虽无毒颚,但受刺激时会分泌有毒臭液,可能引发局部红斑、疱疹或坏死。若接触后出现过敏反应(如红肿、瘙痒加剧),需及时就医。 -
正确处理方法
- 清洗伤口:立即用大量肥皂水冲洗伤口,避免使用酒精(可能加重刺激)。
- 冷敷止痛:用冰块或冷毛巾敷在伤口周围,缓解疼痛和肿胀。
- 局部用药:若皮肤反应明显,可遵医嘱外涂皮质类固醇药膏(如地塞米松乳膏)。
- 就医提示:若出现严重红肿、呼吸困难或全身过敏症状,需立即就医。
-
花露水的局限性
花露水主要含避蚊胺(DEET)或香精,用于驱蚊止痒,但对千足虫分泌的刺激性毒素无针对性解毒作用,且可能掩盖伤口感染风险。
总结:被千足虫咬伤后,优先用肥皂水清洗并冷敷,避免自行使用花露水。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