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治疗
- 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加重炎症。
- 多饮水排尿:促进细菌排出,每日饮水量建议2000ml以上。
- 饮食调整:清淡饮食,避免辛辣油腻,补充高蛋白和维生素食物以增强免疫力。
二、药物治疗
-
抗生素治疗
- 首选药物:根据尿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常用头孢菌素类(如头孢他啶)、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或半合成青霉素类。
- 疗程:至少2-3周,确保感染彻底控制。
- 辅助用药:严重感染可短期联用地塞米松抑制炎症反应。
-
对症治疗
- 止痛退热: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
- 补液支持:脱水或电解质紊乱时需静脉输液(如生理盐水)。
三、手术治疗
-
脓肿切开引流
- 脓肿形成(直径>5cm)或药物治疗无效时,需超声/CT引导下穿刺引流或手术切开排脓。
- 术后需持续引流并配合抗生素治疗,直至脓腔闭合。
-
肾切除术
- 仅用于肾脏严重受损、功能丧失或反复感染无法控制的情况,需严格评估利弊后决定。
四、中医辅助治疗
可通过清热解毒中药(如金银花、连翘)或针灸(肾俞、膀胱俞等穴位)辅助缓解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注意事项
- 及时就医:早期干预可避免进展为肾周脓肿或败血症。
- 规范用药:抗生素需足疗程使用,不可自行停药。
- 定期复查:治疗期间监测体温、血常规及影像学变化,评估疗效。
若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腰痛或血尿,应立即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