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是否需要三年做一次?
答案是否定的,环评并不需要固定三年做一次。
具体分析:
-
环评的定义和目的:
- 环评(环境影响评价)是对企业拟进行的生产建设活动从环境方面分析其实施的合理性的评价过程。
- 其目的是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
环评的有效期:
- 环评报告在环保验收后长期有效,但企业的生产工艺、原辅材料、设备、位置、产能等存在变动时,是否需要重新开展环评,要根据现行环保政策来评估。
-
环境影响后评价: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建设项目,如水利、水电、采掘、港口、铁路行业中实际环境影响程度和范围较大,且主要环境影响在项目建成运行一定时期后逐步显现的建设项目,以及其他行业中穿越重要生态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应当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
- 环境影响后评价应当在建设项目正式投入生产或者运营后三至五年内开展。
-
特定情况下的环评重新审核: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三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
-
企业环境保护行为信用等级评价:
- 某些地区对企业环境保护行为信用等级评价每三年进行一次,但这并不等同于环评。
-
环境应急预案:
- 企业环境应急预案一般要求每三年至少开展一次回顾性评估,但这也并不等同于环评。
结论:
环评并不需要固定三年做一次,而是根据企业的生产建设活动和环境影响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重新开展环评。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建设项目,可能需要在正式投入生产或者运营后三至五年内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如果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三年才开工建设,也需要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