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传导阻滞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可能与遗传有关,而后天性房室传导阻滞通常不会遗传。具体如下:
- 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部分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可能由遗传因素导致。一些研究表明,特定的基因突变可引起心脏传导系统发育异常,进而导致房室传导阻滞。例如,编码心脏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阻碍心脏电信号的正常传导,引发房室传导阻滞。这种类型的房室传导阻滞可能会在家族中遗传,呈现出一定的家族聚集性。
- 后天性房室传导阻滞:由多种后天因素引起,包括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药物副作用(如洋地黄类药物、β 受体阻滞剂等)、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低钾血症等)以及其他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这些因素导致的房室传导阻滞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受到后天的损害而引起的,并非由遗传基因决定,所以不会遗传给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