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治疗
- 充分休息:急性期需卧床休息1个月以上,重症患者需严格卧床,减轻心脏负荷。恢复期可逐步增加轻度活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
- 营养支持:低盐、低脂、高蛋白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柑橘类、坚果),避免高热量饮食。
二、药物治疗
- 抗病毒治疗:早期使用干扰素-β或阿昔洛韦等药物抑制病毒复制,但需注意药物特异性。
- 免疫调节:
- 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用于重症患者,需逐步减量。
- 免疫球蛋白:推荐早期静脉输注以减轻炎症反应。
- 对症药物:
- 心力衰竭:使用利尿剂(呋塞米)、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
- 心律失常: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或临时心脏起搏器。
- 心肌代谢:辅酶Q10、曲美他嗪等改善心肌能量代谢。
三、非药物治疗
- 心电监护:重症患者需持续监测心律变化。
- 器械治疗:
- 严重心律失常:植入心脏起搏器或除颤器。
- 终末期患者:考虑心脏移植。
- 机械支持:暴发性心肌炎可短期使用ECMO等机械循环支持。
四、生活方式调整
- 戒烟限酒:减少心血管负担。
- 定期复查:监测心肌酶、心电图及心脏超声,调整治疗方案。
五、中医辅助治疗
- 辨证使用补气药物(党参、黄芪)或益气养阴方剂(人参、麦冬),配合抗病毒中药(板蓝根)。
注意事项
- 急性期禁忌:感染后2-4周内避免剧烈运动,重症患者需休息3个月。
- 及时就医:出现胸闷、晕厥或心率异常(如发热伴心率不匹配)需立即就诊。
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管理,多数患者可显著改善预后。具体方案需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