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钙血症的处理方法如下:
- 紧急处理
- 静脉补钙:当血清总钙浓度低于 1.75mmol/L 或离子钙低于 0.9mmol/L,且患者出现抽搐、惊厥等严重症状时,需立即静脉补钙。常用的钙剂有葡萄糖酸钙和氯化钙。一般先将 10% 葡萄糖酸钙 10 - 20ml 稀释于 10% 葡萄糖溶液 20 - 40ml 中,缓慢静脉注射(10 分钟以上),以迅速提高血钙水平,缓解症状。必要时可在 1 - 2 小时后重复给药。
- 一般处理
- 口服补钙:对于症状较轻或慢性低钙血症患者,可通过口服钙剂补充钙。常用的钙剂有碳酸钙、枸橼酸钙等。同时可搭配维生素 D,以促进钙的吸收。维生素 D 的常用制剂有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等。
- 饮食调整:增加富含钙的食物摄入,如牛奶、豆制品、鱼虾、绿叶蔬菜等,有助于提高血钙水平。
- 病因治疗
- 治疗原发病:由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引起的低钙血症,可给予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D 的同时,根据病情给予甲状旁腺激素替代治疗。若因肾衰竭导致,可通过透析等方法改善钙磷代谢紊乱,必要时使用活性维生素 D 及钙剂进行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需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液分泌,同时补充钙剂等。
- 监测与随访
- 监测血钙:在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血钙水平,以调整钙剂和维生素 D 的剂量,使血钙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一般开始时可每天监测,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延长监测间隔时间。
- 关注症状变化:观察患者低钙血症相关症状是否改善,如抽搐、麻木、手足痉挛等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同时注意有无高钙血症的表现,如恶心、呕吐、多尿等,防止补钙过量。
低钙血症的处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钙及相关指标,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果对低钙血症的处理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