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钙血症的治疗药物选择取决于病因、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不存在绝对 “最管用” 的药,常用药物如下:
- 钙剂
- 碳酸钙:钙含量高,一般为 40%,是常用的补钙制剂。它在胃酸作用下分解吸收,适合大多数低钙血症患者。如迪巧维 D 钙咀嚼片,每片含碳酸钙 750 毫克(相当于钙 300 毫克),同时含有维生素 D,能促进钙吸收。
- 葡萄糖酸钙:钙含量较低,约 9%,但水溶性较好,对胃肠道刺激小,适合胃肠功能较弱者。如三精葡萄糖酸钙口服液,每支 10 毫升,含葡萄糖酸钙 1 克(相当于钙 90 毫克)。急性低钙血症时,可将 10% 葡萄糖酸钙 10 - 20 毫升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
- 维生素 D 及其衍生物
- 骨化三醇:是维生素 D 的活性代谢产物,能直接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提高血钙水平。适用于肾功能不全、维生素 D 缺乏或抵抗导致的低钙血症。如罗盖全骨化三醇胶丸,常用剂量为每日 0.25 - 0.5 微克。
- 阿法骨化醇:在体内经肝脏代谢转化为具有活性的骨化三醇发挥作用。与骨化三醇相比,阿法骨化醇价格相对较低,且在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能有效转化为活性形式。如阿法迪三阿法骨化醇软胶囊,一般每日服用 0.5 - 1 微克。
- 其他药物
- 镁剂:当低钙血症由低镁血症引起时,单纯补钙效果不佳,需补充镁剂。常用的有硫酸镁,可通过静脉滴注或口服给药。静脉滴注时,一般将 25% 硫酸镁 10 - 20 毫升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500 毫升中缓慢滴注。
- 甲状旁腺激素:对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导致的低钙血症,可使用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进行治疗。它能促进骨钙释放、增加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从而升高血钙。但该药物价格较贵,且需皮下注射,使用相对不便。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并定期监测血钙水平,以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还可通过饮食增加钙的摄入,如多吃牛奶、豆制品、鱼虾等含钙丰富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