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毛症药物治疗方案
多毛症的药物治疗需根据病因和个体情况选择,常用药物及作用机制如下:
一、抗雄激素类药物
-
螺内酯
- 作用:拮抗雄激素受体,减少毛囊对雄激素的敏感性,抑制毛发生长。
- 适用情况:特发性多毛症、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
氟他胺
- 作用:阻断雄激素受体,抑制毛发过度生长。
- 特点:常用于严重多毛症,需警惕肝功能异常风险。
-
非那雄胺
- 作用:抑制5α-还原酶,阻止睾酮转化为活性更强的双氢睾酮。
- 适用情况:雄激素依赖性多毛症。
二、激素调节类药物
-
复方口服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
- 作用:抑制卵巢雄激素分泌,降低游离睾酮水平,改善多毛症状。
- 适用情况:PCOS相关多毛症或特发性多毛症。
-
醋酸环丙孕酮
- 作用:强效抗雄激素,减少毛发生长速度。
- 联合用药:常与雌激素联用(如避孕药)。
-
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
- 作用:抑制肾上腺雄激素分泌,适用于肾上腺源性多毛症。
三、其他辅助药物
- 二甲双胍
- 作用:改善胰岛素抵抗,间接降低雄激素水平,适用于PCOS患者。
- 酮康唑
- 作用:抑制肾上腺和性腺类固醇合成,短期用于雄激素过高。
用药注意事项
- 个体化选择:需结合病因(如卵巢/肾上腺疾病、PCOS等)及激素水平制定方案。
- 疗程与监测:药物需长期使用(通常6个月以上),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激素水平。
- 联合治疗:严重多毛症可联合抗雄激素药物与激素调节药物(如螺内酯+避孕药)。
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结合激光脱毛或电解脱毛等物理疗法。
提示: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