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关于长寿老人心理状态的研究内容:
- 积极乐观的心态:四川成都市老龄委对全市 720 名百岁老人的调查以及美国研究人员对 700 名百岁老人进行的 3 年跟踪研究都发现,寿星们的共同特点是乐观。美国每日科学网站曾援引相关研究报告称,老人心态积极、坚强等心理特征与长寿有关联。心态积极乐观的老人,更能从容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不会因为小事而烦恼、生气,从而避免了不良情绪对身体的负面影响。
- 较少的孤独感:《美国医学会杂志》刊载的新研究发现,老人若是被社会孤立或没有朋友,无论是死亡率还是住院后致残率都更高,相反,朋友多的老人有可能更健康长寿。有固定朋友的人健康生活的几率高出 50%,因为朋友多的老人社交活跃,能得到更多支持,有助于改善生活方式,降低慢性病风险,还能防止老年痴呆,提升幸福感。
- 自我感觉年轻:长寿老人往往自我感觉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这种年轻的心态会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好奇心,也有助于他们在心理上更能接受身体的自然衰老过程,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产生过多的焦虑和失落感。
- 懂得释怀和知足:懂得释怀的人,心态更好,看得更开,自然也就更加长寿、快乐。“没心没肺”、活得比较粗线条的人,通常心胸开阔,小事糊涂,知足常乐,生活张弛有度,没有大的情绪波动,这类人进入 “寿星” 行列的几率较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研究员王天歌与合作者通过分析欧洲裔人群的遗传数据发现,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的个体往往会经历更健康的衰老,其特征为耐受力增强、自评健康水平更高以及长寿。不过,由于该研究使用的是欧洲裔人群数据,今后仍需在更多样化的族裔群体中对这些结果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