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喷三防技术规程
1. 一喷三防的定义
"一喷三防"是指在小麦生长中后期,特别是在穗期,通过一次性喷施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微肥、抗旱剂等)的混配液,达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增粒增重,确保小麦增产增收的关键技术措施。
2. 防治策略
- 防治重点:以防治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叶枯病、麦穗蚜、吸浆虫、麦蜘蛛等为重点,兼治其他病虫害。
- 防治时期:小麦扬花期至灌浆期。
- 防治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3. 技术措施
- 药肥配方:根据病虫害发生趋势,合理选用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及植物生长调控剂。例如:
- 以防治锈病、吸浆虫为主的麦田,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克或12.5%烯唑醇40毫升加4.5%的高效氯氰菊酯50毫升、再加98%磷酸二氢钾100克或液体叶面肥50毫升加水喷雾。
- 以防治赤霉病、麦穗蚜为主的麦田,亩用50%多菌灵60毫升或70%甲基硫菌灵100克、加3%啶虫脒乳油25毫升或10%吡虫啉20克、再加磷酸二氢钾100克喷雾。
- 以防治叶枯病、穗蚜为主的麦田,亩用65%代森锰锌150克或70%甲基托布津100克加10%吡虫啉20克,再加磷酸二氢钾100克喷雾。
4. 注意事项
- 安全用药:严禁使用高毒农药,严格按照农药说明书及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科学用药。
- 准确用药:根据亩用药量及用水量配制药液,采用标准计量器,切勿随意加药。
- 喷药时间:选择无露水、无风晴天的上午10点之后进行喷药,喷药后24小时内无雨。
- 喷药方式:推荐使用机械或无人机进行喷防,以提高喷施质量和效果。
- 补喷措施:喷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补喷。
- 安全操作:操作人员需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服、口罩和手套等,以防止中毒事故的发生。
5. 实施要点
- 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强队员培训,确保人身安全,佩戴防护服和手套,避免药液吸入。
- 轮换用药:避免长期连续使用同一种农药,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 二次稀释:采用二次稀释法配制农药,确保药液均匀混合。
- 废弃物处理:充分清洗农药包装,减少残留,并将废弃物带出田间,交回农药经销处,分类放入回收桶中。
通过以上技术规程的实施,可以有效防治小麦生长中后期的病虫害,抵御干热风,防止倒伏,确保小麦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