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女博士于娟的抗癌故事以及她的临终遗言深深触动了无数人的心。于娟,这位才华横溢、成就斐然的女性,在33岁时因乳腺癌离世,留给世人无尽的感慨与思考。
于娟的故事开始于她卓越的学术生涯和个人成就。她在山东曲阜出生长大,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学习能力和优异的成绩。在攻读上海交通大学学位期间,她遇到了未来的丈夫赵斌元,并最终结为连理。之后,她不仅完成了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学业,还获得了去挪威留学的机会,并在那里取得了经济学硕士学位。回到中国后,她继续深造并获得了博士学位,成为了复旦大学的一名讲师,同时生下了儿子“土豆”。
正当于娟的职业生涯和家庭生活似乎都达到了顶峰时,命运却对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2009年,她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晚期,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于娟开始了艰难的抗癌之旅,其间经历了多次化疗、放疗以及骨髓穿刺等痛苦的治疗过程。
尽管身体遭受着巨大的折磨,于娟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并将自己对抗癌症的经历记录下来,通过博客分享给公众。这些文字后来被整理出版成书《此生未完成》,其中包含了她对生命的深刻反思和对健康的警示。在书中,她写道:“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 她呼吁人们珍惜健康,不要为了追求事业成功而忽视了身体的信号。
于娟认为,导致她患病的原因主要有四点:长时间的熬夜晚睡、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中、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喜欢吃肉且暴饮暴食)、以及强烈的竞争心和过高的压力。她反思道,正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她的身体逐渐不堪重负,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于娟感悟到了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爱自己和爱家人。她意识到,过去的生活过于忙碌,忽略了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也错过了许多陪伴家人的时间。因此,她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提醒大家,要重视身体健康,学会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节奏。
于娟的离去虽然令人惋惜,但她留下的宝贵教训却值得每个人深思。她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无论多么辉煌的事业成就,都不如拥有健康的体魄来得重要。生命是脆弱的,但同时也是坚强的,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当下,关爱身边的人,享受平凡而又珍贵的生活点滴。正如于娟所说,“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这句话不仅是对她个人经历的总结,也是对我们所有人的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