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总包故意不结算工程量时,分包单位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维护自身权益。以下是一些有效的解决策略。
协商解决
主动沟通
分包单位应尝试与总包进行主动沟通,说明自身的困境和利益,争取让总包主动履行结算义务。主动沟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可能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催促和书面函件
如果协商无果,分包单位可以发函或致电给总包,明确提出要求其尽快完成结算。在催促时,要保持冷静、礼貌,并说明问题的严重性。书面函件可以作为后续法律诉讼的证据,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途径
起诉总包
如果协商和法律催促都无法解决问题,分包单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总包履行结算义务并赔偿因违约造成的损失。起诉是最后的法律手段,需要在起诉前充分准备证据和材料,确保自己的诉求有足够的依据。
申请仲裁
如果合同中有约定仲裁条款,分包单位可以根据约定向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根据仲裁结果要求拖欠方支付工程款。仲裁是一种替代诉讼的方式,程序相对简便,且可以保护涉及方的隐私。
证据准备
合同和结算文件
分包单位应准备好合同、结算文件、签证单、会议纪要等能证明施工关系及工程量及工程价款的相关证据。充足的证据是诉讼或仲裁成功的关键,分包单位应确保所有相关文件齐全且真实有效。
催收函和录音
在协商过程中,可以通过挂号信的方法给对方公司发催收函并留底,以阻断时效。同时,注意在电话沟通中录音,防止对方钻法律空子。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防止证据丢失,并在法律诉讼中提供支持。
调解和仲裁
调解
在提起诉讼前,可以尝试通过调解解决纠纷。调解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并且双方可以达成更为灵活的解决方案。调解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解决方式,双方可以自愿达成协议,有助于维护良好的商业关系。
仲裁程序
如果调解无果,可以选择仲裁。仲裁程序相对简便,且可以保护涉及方的隐私。仲裁结果具有法律约束力,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仲裁是一种正式的解决争议的方式,仲裁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可以有效维护分包单位的权益。
当总包故意不结算工程量时,分包单位应首先尝试通过协商和催促解决问题。如果这些方法无效,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如起诉或申请仲裁来维护自身权益。在整个过程中,确保准备充足的证据,并考虑调解和仲裁等替代性争议解决方式,可以有效解决总包不结算工程量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