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始于2016年,经过多年发展,已覆盖住院、门诊特殊慢性病等主要报销类别。以下是关键时间节点和进展:
-
制度启动时间
2016年,我国启动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最初覆盖住院费用,2017年扩展至门诊特殊慢性病等类别。
-
全国覆盖进展
截至2022年12月,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覆盖98%以上的地市。
- 2023年1月1日,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正式上线,进一步提升了结算能力。
-
政策优化与扩展
-
2024年,全国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功能启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跨省支付医疗费用。
-
2025年计划实现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完善异地就医备案、费用审核等流程。
-
-
结算范围与人群覆盖
目前覆盖全国所有参保人员,包括异地长期居住、临时外出就医、转诊及急诊抢救人员。例如,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1.8万家医疗机构已实现直接结算。
-
未来目标
到2025年底,计划完善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提升异地就医结算的便捷性和效率。
以上信息综合了国家医保局及各地医保部门的官方发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