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初审通过后,并不意味着专利申请就完全稳定了。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
- 1.初审的性质:发明专利的初审主要是对申请文件的形式审查,包括申请文件的完整性、规范性以及是否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
- 2.实质审查的必要性:初审通过后,专利申请将进入实质审查阶段。实质审查会对专利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核心内容进行深入审查实质审查的期限一般为3年左右,但具体时间取决于专利局的审查进度和申请人的答复情况等因素
- 3.专利权的稳定性:即使专利获得授权,其稳定性也取决于多种因素。专利权的稳定性是指专利权授权后对抗无效请求的能力提高专利稳定性的策略包括充分检索和分析现有技术、高质量的权利要求撰写与修改、积极应对无效请求、定期更新和维护专利技术、按时缴纳年费并关注专利状态等
- 4.实用新型与发明的比较:相比之下,实用新型专利由于不需要经过实质审查程序,虽然更容易获得授权,但其稳定性相对较低,容易被宣告无效
发明专利初审通过后,虽然初步具备了授权的可能性,但还需要经过实质审查才能最终获得授权。即使获得授权,其稳定性也取决于专利权的质量和后续的维护工作。因此,初审通过并不意味着专利申请就完全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