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医保支持外地就医,但需提前办理备案手续并遵循相关流程。以下是具体政策及操作要点:
一、适用人群
- 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
- 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等。
- 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
- 异地转诊就医、因工作/旅游突发急诊抢救、其他临时外出就医需求者。
二、备案流程
-
备案方式
- 线上渠道: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微信小程序、“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办理,部分省份支持地方平台(如山东“爱山东”APP)。
- 线下渠道:前往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县医院医保科或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办理。
- 急诊抢救人员:无需备案即可直接结算。
-
备案时效
- 长期居住人员备案长期有效;临时外出就医备案有效期一般为6-12个月(具体以参保地政策为准)。
三、报销政策
-
直接结算规则
- 备案后,在异地联网定点医院住院、门诊(含普通门诊和慢特病门诊)就医时,可直接刷医保码或社保卡结算,无需垫付费用。
- 未备案临时外出就医:部分地区报销比例降低15%-20%(如云南楚雄州)。
-
报销范围与比例
- 执行“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即药品和诊疗项目按就医地标准,报销比例按参保地规定。
四、操作步骤
- 完成备案(线上约3分钟);
- 激活医保码(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或微信/支付宝);
- 选择定点机构: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查询联网医院/药店;
- 持卡/码就医:就医时出示医保码或社保卡,直接结算费用。
五、注意事项
- 门诊覆盖范围扩大:2025年起,多地(如山东)实现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
- 有效期查询:备案后可通过小程序查看备案状态及有效期。
- 多地备案:部分省市允许同时备案多个就医地(如北京、上海)。
如需进一步查询具体操作或政策细节,可登录“国家医保服务平台”或咨询参保地医保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