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需要冷藏的主要是为了防止霉变、虫蛀和变质,确保药效。以下是一些常见需要冷藏的中药饮片及其具体保存方法。
需要冷藏的中药饮片种类
含糖类中药
党参、天冬、知母、玉竹、地黄、黄精、枸杞子等含糖类中药,易吸潮而糖化发粘,容易遭受霉菌侵染而发生霉烂变质。因此,这类药材应先进行充分干燥,然后装入双层无毒食用型塑料袋内,放置在密封的缸、瓶、罐、坛内贮藏,也可将塑料袋密封后放置在冰柜内冷藏。
含糖类中药容易吸潮,冷藏可以延长其保存时间并防止霉变。干燥处理是关键步骤,以确保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含挥发油类中药
细辛、白芷、牛膝、木香、月季花、玫瑰花、佛手花等药材多含挥发油,不宜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否则易引起变色、走气、走油,导致质脆易碎。这类药材宜选用无毒食用型塑料袋包装,袋中放入少量木炭,置于避光、干燥处贮藏;也可置于容器内密封贮藏,以防潮、防干燥走油,防虫蛀霉变。
挥发油类中药在高温和潮湿环境下容易变质,冷藏可以有效防止其挥发和变质,保持药材的完整性。
果实、种子类中药
杏仁、巴豆、芡实、核桃仁、柏子仁、莲子肉等果实、种子类药材多含淀粉、脂肪、糖类、蛋白质等成分,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其油分容易渗出,使药材表面出现油斑污迹,引起变质、腐坏和走油。这类中药材不宜贮藏在高温场所,更不宜用火烘烤,应置于陶瓷罐、金属盒、玻璃瓶内贮藏。
果实和种子类中药含有较高的油脂和糖分,容易在高温下变质。冷藏可以延长其保存时间并防止油脂渗出和霉变。
贵细中药
鹿茸、人参、枸杞、肉桂、附子、小茴香、五味子等贵细中药,大多香气浓厚,易导致香味散失,影响口感,且容易发生变质。因此,建议存放在0-15℃的冰箱中,可帮助延长保存时间。
贵细中药的价值较高,且含有易挥发的香气成分,冷藏可以有效防止其变质和香气散失,确保药材的品质和价值。
冷藏条件
温度控制
中药饮片冷藏的温度应控制在2-8℃之间,这一温度范围能有效延缓药材中成分的分解,保持药效。冷藏保存的中药汤剂应在3-5天内饮用完毕,以避免药效降低或变质。
适宜的温度控制是保持中药饮片药效的关键,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药材的质量和保存效果。
密封要求
中药饮片在冷藏前应确保密封良好,防止冰箱中的异味和细菌侵入。使用密封袋或密封罐进行包装,可以减少空气接触,防止药材受潮和变质。
密封包装可以有效防止药材受潮和变质,确保药材在冷藏条件下的质量和药效。
注意事项
保存时间
冷藏条件下,中药饮片的保存时间应尽量控制在7天以内,特别是代煎中药。超过保存时间,药材容易变质,影响药效。控制保存时间是防止药材变质的关键,超过保存时间,药材的有效成分可能会分解,导致药效降低。
变质判断
中药饮片在冷藏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是否出现霉变、虫蛀、泛油、气味走失、吸潮、变色等变质现象。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定期检查是确保药材质量和药效的重要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变质药材,可以避免因保存不当导致的药效损失和健康风险。
部分中药饮片如含糖类、挥发油类、果实种子类以及贵细中药需要冷藏保存,以保持其药效和防止变质。冷藏条件包括温度控制在2-8℃之间、密封包装以及控制保存时间。定期检查药材的状态,及时处理变质现象,是确保中药饮片质量和药效的重要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