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被命名为“中国药都”的时间是在2010年。以下是关于本溪“中国药都”的建设背景、发展历程、经济影响和未来规划的详细信息。
本溪成为“中国药都”的时间
命名时间
2010年2月,科技部正式命名本溪经济开发区为“国家辽宁(本溪)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标志着本溪正式成为“中国药都”。
发展战略
2008年,辽宁省委、省政府作出决策,将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在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计划用三到五年的时间,使本溪医药产业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形成一个新的产业集群。
本溪“中国药都”的建设背景和发展历程
建设背景
本溪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依赖钢铁产业。为了实现经济转型,本溪决定发展现代医药产业,并被列为辽宁省的新兴战略产业。
发展历程
- 2008年:辽宁省决定在本溪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举全省之力支持本溪做大做强医药产业。
- 2010年:本溪经济开发区被科技部命名为“国家辽宁(本溪)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标志着“中国药都”建设的正式启动。
- 2011年:辽宁男篮将主场迁至本溪,提升了城市形象,并更名为“辽宁药都本溪队”,市政府设立2000万元的体育发展基金支持球队。
- 2013年:本溪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进一步推动医药产业的发展。
- 2018年:辽宁男篮将主场移回辽宁体育馆,结束了在本溪长达七年的主场岁月。
- 2024年:本溪GDP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25.6亿元,标志着本溪在经济发展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本溪“中国药都”的经济影响和未来规划
经济影响
- 产业转型:本溪通过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成功实现了从钢铁产业为主向多元化产业支撑的经济转型。
- 经济增长:生物医药产业的崛起带动了本溪经济的快速增长,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25.6亿元。
未来规划
- 产业集聚:本溪将继续培育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涵盖生物制药、现代中药、高端仿制药及化学药物新制剂等多个子行业的产业链条。
- 创新发展:本溪将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原料药和制药工艺的研发,提升产业竞争力。
- 区域合作:本溪将继续深化与沈阳、大连等周边城市的合作,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本溪被命名为“中国药都”的时间是2010年。通过多年的努力,本溪成功实现了从钢铁产业为主向多元化产业支撑的经济转型,成为辽宁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未来,本溪将继续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集聚和区域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辽宁药都本溪的创建时间是何时?
辽宁药都本溪的创建时间始于2008年。根据搜索结果显示,2008年初,辽宁省委、省政府综合本溪的资源和产业基础等条件,做出“举全省之力支持本溪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重大决策,明确将辽宁省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放在本溪,依托本溪高新区打造产业规模超千亿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同时支持本溪建设一座以生物医药产业为支撑的生态新城,至此拉开了本溪打造“药都”的序幕。
本溪医药产业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如何?
本溪医药产业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如下:
历史发展:
- 战略布局阶段(2008年):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举全省之力支持本溪做大做强医药产业”,目标是3-5年内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形成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同年,辽宁(本溪)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基地,成为全国第二个此类基地。
- 快速发展阶段(2008-2015年):通过招商引资,修正药业、东北制药等120余家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入驻,总投资达130多亿元,初步形成集研发、生产、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医药产业集群。2010年,国家辽宁(本溪)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正式揭牌。
- 产业升级阶段(2015年后):提出“中国药都”品牌建设,聚焦中药和天然药物,涵盖生物制药、化学药等领域,目标形成200户企业的产业聚集,实现千亿元产业规模。
发展现状:
- 产业规模:截至2023年,本溪药都集聚了195户医药及相关配套企业,包括185家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和10家配套产业项目。规上工业企业43户,高新技术企业49户,专精特新企业29户。
- 科技创新:建有总面积10万平方米的中国药都创新园和创业园,拥有16个省级以上技术研发平台,每年企业研发投入超过2亿元。沈阳药科大学等6所医药高校入驻,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 经济贡献:2023年,药都完成技工贸销售收入136亿元,其中医药技工贸销售收入75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2亿元,是2007年的3.1倍。
- 营商环境: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实施“容缺受理”“拿地即开工”等模式,提升企业服务效率。2023年,药都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年最好成绩,多项指标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辽宁药都本溪在医药产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如何?
辽宁药都本溪在医药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显著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产业集聚与规模
本溪高新区作为核心载体,已集聚195家医药及相关配套企业,包括上海医药、日本卫材等185家国内外知名企业。2023年规上医药企业实现产值37亿元,中医药产值占比超70%,形成化学药、生物药、中成药等全产业链布局。 -
科技创新支撑
建成中国药都创新园等研发平台,引入沈阳药科大学等6所高校及42家科研机构,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累计获批专利139项,承担国家“863”“973”等重大专项110项。2023年研发投入超2亿元,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生态。 -
政策与战略支持
辽宁省委省政府自2008年起“举全省之力”支持本溪药都建设,明确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目标,累计投入科技专项资金超4.6亿元,并在土地、财税等领域出台20余项优惠政策。2023年药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市前列,成为辽宁老工业基地转型标杆。 -
品牌与产城融合
获批“国家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等5个国家级称号,举办五届全国药交会,吸引2600余家企业参展,品牌影响力辐射全国。同步建设沈本新城,形成25平方公里建成区,配套完善教育、医疗等设施,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综上,辽宁药都本溪已发展为东北地区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引擎,兼具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和政策优势,对区域经济转型与健康产业升级起到关键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