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古代的名字
南昌历史悠久,城名数易,拥有多个古代名称,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灌婴城
公元前202年,西汉大将灌婴在此筑城,始称灌婴城。这是南昌最早的一座城,后人因该城是灌婴所建而得名,汉六年设豫章郡和南昌县时,其治所都在这座城内,所以这座城也叫南昌故城。
豫章
汉朝高帝六年(公元前201 年),汉高祖刘邦命颖阴侯灌婴平定江南,设置豫章郡,豫章城为豫章郡的治所。汉称南昌为豫章,且在隋平陈后,南昌县曾改名豫章县。在灌婴所筑的豫章城的南门内有一株大樟树,应劭的《汉官仪》记载“豫章樟树生庭中,故以名郡矣” ,豫章也是树木名,《史记·司马相如传》中也有相关记载。
洪州
隋朝平陈后,改豫章郡为洪州,隋炀帝大业初年,又改回豫章郡。唐高祖武德元年,改豫章郡为洪州总管府,武德七年,改为洪州都督府。洪州的命名与洪崖井有关,洪州西面有西山,西山又叫洪崖山,山上有井名叫洪崖井,也叫做洪井,《水经注》有相关记载,《元和郡县图志》也表明洪州因洪崖井得名。
隆兴
南宋孝宗隆兴三年,因孝宗赵慎在做皇帝前做过镇南军节度使,镇南军在洪州,所以升洪州为隆兴府,作为江南西路的治所。
龙兴
元朝至元二十一年,改隆兴府为龙兴路。
洪都
元末朱元璋起兵占领龙兴路后,改龙兴路为洪都府,唐初王勃的《滕王阁序》中也有“南昌故郡,洪都新府”的表述。
南昌
汉高帝六年设置南昌县,因地居中原的南方,南昌一名取“南方昌盛”“昌大南疆”之意,明代定名为南昌后,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南昌除上述正名之外,古人诗文中还会用“南州”“江城”代指南昌,但它们并不能算作是南昌正式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