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艰苦边远地区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以下是相关情况:
教育投入与保障
- 经费投入:建立 “国家为主、省级统筹” 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截至 2023 年底,全区教育年投入由 1959 年的 182 万元增长到 2023 年的 393 亿元,累计投入 3421 亿元,其中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投入 2936 亿元,是 1959 - 2011 年期间总投入的 6 倍。
- 资助政策:实施 15 年公费教育体系和从学前至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21 次提高教育 “三包” 标准,年生均经费标准达到 5620 元。
办学条件改善
实施了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全面改薄” 工程等重大专项,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全区 74 个县(区)全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实现从 “有学上” 到 “上好学” 的转变。全区所有学校千兆宽带到校、百兆宽带到桌面,391 所边境一线学校 “三个课堂” 全覆盖。
教师队伍建设
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计划,完善 “国家、区、市、县、校” 五级培训体系。实施高海拔艰苦边远地区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教师区域分布结构明显改善。截至目前,全区在职教职工 63857 人,专任教师 59153 人,学历合格率 99.61%。
各级教育发展
- 基础教育:学前教育普惠率 100%,村居、边境地区幼儿园覆盖率分别达到 88.2%、96.5%。控辍保学持续动态清零。创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特殊教育改革、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等国家级实验区 9 个,林周等 16 个县(区)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国家评估认定,3 个县(区)完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自治区评估。
- 职业教育:中职学校与企业单位合作专业覆盖率达 100%。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实施校企合作 “十百千” 计划,毕业生就业率连续 7 年位列全区高校前列。
- 高等教育:西藏大学生态学 “一流学科” 建设通过国家 “双一流” 首轮整改评估,完成第二轮中期评估,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西藏农牧学院成为博士授权单位,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推广以 “科技小院” 为支撑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虽然西藏艰苦边远地区教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如基础教育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及各区域发展极不均衡,“城镇挤” 和 “乡村弱” 的问题亟待解决,优质基础教育供给不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