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稽核岗位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财务稽核
- 资产盘点与管理:定期对单位的固定资产、存货等实物资产进行盘点,确保账实相符,并记录资产的使用状态、存放地点等信息,监督资产的合理使用和保管。
- 财务收支审核:严格审核单位的各项财务收支,包括收入的来源是否合法合规,支出是否符合预算安排及财务制度规定,对不合理的收支及时提出调整建议。
- 凭证与账目审查:检查会计凭证的编制、审核、传递和归档等环节是否规范,会计分录是否正确;审核各类账目,如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确保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表相符。
- 财务报表分析:定期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关注财务指标的变化趋势,为单位的财务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
内部控制稽核
- 制度执行检查:检查单位内部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如财务审批制度、采购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等,确保制度的严格执行,防止出现违规操作和管理漏洞。
- 流程优化评估:对单位的各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评估,发现流程中的繁琐环节、风险点和不合理之处,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 风险识别与防控:通过内部审计和专项检查等方式,识别单位在财务、业务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保障单位的稳健运行。
-
合规性审查
- 政策执行监督:确保单位的运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政策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对违反政策法规的行为及时发现并报告。
- 合同协议审核:对单位签订的各类合同、协议进行合法性和合规性审查,防范法律风险。
-
绩效评估与监督
- 工作绩效评估:对单位各部门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根据设定的绩效指标和考核标准,客观评价部门和个人的工作成果,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 项目效益评估:对单位开展的各类项目进行跟踪和评估,分析项目的实施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项目的后续实施和改进提供参考。
-
档案管理与报告编制
- 档案整理与保管:负责整理和保管稽核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各类文件、资料和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 报告编制与汇报:定期编制稽核工作报告,向单位领导或上级主管部门汇报稽核工作的进展情况、发现的问题及建议,为单位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总的来说,事业单位稽核岗位是确保单位财务健康、管理合规的重要一环。通过上述职责的有效履行,稽核人员能够促进事业单位的稳健发展,提升其整体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