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VHDF(连续性静脉 - 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是一种常见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模式。以下是关于 CVVHDF 置换液和透析液的相关信息:
作用机制
- 置换液:主要通过对流机制清除中 - 大分子物质,如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等。在 CVVHDF 过程中,血液中的部分血浆成分被滤出,置换液则用于补充被滤出的液体和维持机体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同时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其成分,以满足个体化的治疗需求。
- 透析液:通过弥散作用清除小分子物质,如肌酐、尿素、钾等。透析液在透析器中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的小分子毒素和多余的电解质进入透析液中被清除,同时可调节透析液中的电解质浓度,以纠正患者体内的电解质紊乱。
成分特点
- 置换液:通常含有与人体细胞外液相似的电解质成分,如钠、钾、钙、镁、氯等,还可能含有葡萄糖、碱基(如碳酸氢根)等。其成分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对于高钾血症患者,可降低置换液中的钾离子浓度;对于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可增加碱基的含量。
- 透析液:主要成分包括水、电解质(如钠、钾、钙、镁、氯等)、缓冲剂(如碳酸氢盐)等。透析液中的电解质浓度通常与正常人体血浆中的浓度相近,但可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调整,如对于高钾血症患者,可使用低钾透析液。
临床应用
- 置换液:适用于需要清除中大分子物质的情况,如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患者,以及需要大量液体置换以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患者。
- 透析液:优先用于清除小分子毒素或纠正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尿毒症等患者。在 CVVHDF 治疗中,透析液和置换液的比例需根据患者的治疗目标和个体化需求进行动态调整。例如,以小分子清除为主时,透析液比例可适当提高;以中大分子清除为主时,置换液比例则需增加。
使用注意事项
- 液体平衡:在 CVVHDF 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液体平衡,确保总清除量(透析液 + 置换液)与超滤量相协调,避免出现容量波动,影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 凝血风险:高置换液流速(尤其后稀释)可能导致血液浓缩,增加凝血风险。因此,需要加强抗凝措施,如使用枸橼酸抗凝等,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
- 滤器性能:高通量滤器可提高中大分子物质的清除效率,但需要匹配置换液流速。同时,要注意观察滤器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滤器,以保证治疗效果。
- 电解质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根据结果调整透析液或置换液的离子浓度,以维持患者体内的内环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