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钊是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的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关于他的籍贯信息并未在公开资料中详细披露。以下是关于张钊的详细信息,包括他的职业经历和芜湖造船厂的现状。
张钊的籍贯
籍贯信息未公开
目前没有找到关于张钊籍贯的详细信息。公开资料中仅提到他在芜湖造船厂的工作经历和职务,但并未涉及他的籍贯信息。
职业经历
早期职业生涯
张钊是芜湖职业技术学院2001届贸易经济专业的毕业生。他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安徽安凯车辆制造有限公司中南分公司经理、奇瑞销售公司大客户部大客户科长、奇瑞公司国际公司西亚大区总经理等。
芜湖造船厂
2017年2月,张钊被任命为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总经理。在他的领导下,芜湖造船厂实现了从传统造船向现代化造船的转型,2018年新接订单38.2亿元,实现企业盈利。
2021年5月,张钊担任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继续推进公司的改革和创新发展。
近期成就
张钊带领芜湖造船厂在高端化学品船、大型压裂船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手持化学品船订单份额跃升至全球第一,多用途船订单全球第三。
芜湖造船厂的现状
近期发展
芜湖造船厂近年来通过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实现了产值和利润的快速增长。2023年,芜湖造船厂位列芜湖市工业百强企业第十四位,连续三年实现产值利润翻番。
未来规划
芜湖造船厂将按照“1+2+N”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重点发展高端化学品船和新能源船舶,致力于打造全球知名的现代化造船企业。
张钊的籍贯信息在公开资料中未详细披露,但他作为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的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带领公司在高端船舶制造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芜湖造船厂在他领导下,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智能化转型,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势头。
芜湖造船厂的主要产品有哪些?
芜湖造船厂的主要产品包括以下几类:
-
液货船系列:包括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甲醇双燃料散货船等,其中液货船产品入选全球十佳船舶名录。
-
散货船系列:涵盖大舱口箱形散货船、大湖型散货船等,出口至德国、希腊等国家。
-
多用途船:包括汽车滚装船、工程船舶等,例如7000车位LNG双燃料汽车滚装船“黄鹄”轮。
-
海工船:涉及海上风电运维母船等特种船舶。
-
新能源船舶:包括纯电集装箱船、甲醇双燃料船舶等,承接了全国首制400TEU江海直达纯电集装箱船订单。
-
特种船:如滚吊船、沥青/成品油船等,部分船型获得国际奖项。
芜湖造船厂还涉及铜钟、铜佛像等工艺品制造,但船舶制造是其核心业务。
芜湖造船厂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是什么?
芜湖造船厂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如下:
历史背景
- 起源:芜湖造船厂的前身可追溯至1900年创办的福记恒机器厂,主要从事船舶修理,是近代芜湖机械工业产生的标志之一。
- 日据时期:1939年,日商买下该厂并迁至弋矶山长江边,1942年更名为德兴铁工所芜湖造船厂,主要为日本海军修理船只。
-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芜湖市政府将原国民党芜湖第六专员公署保安司令部修械所与原安徽省保安司令部修械厂合并,加上安澜工校实习工厂的部分设备,成立了安徽省机械工业第一家国营企业——芜湖铁工厂,即后来的芜湖造船厂。
发展历程
- 初期发展:芜湖造船厂以船舶修理逐步发展到中小型钢质船舶制造,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引领了芜湖造船业发展的方向,并进入全国十大造船厂的行列,创下过中国造船行业的多项第一。
- 技术革新:2017年,芜湖造船厂开始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的自主研发,借助汽车产业研发经验,推动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转型。
- 现代化建设:2023年7月,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问鼎投资有限公司成为其股东,标志着芜湖造船厂在现代化和国际化道路上迈出新步伐。
- 近期发展:2024年7月30日,芜湖造船厂生产的14600吨多用途型重吊船在芜湖三山顺利下水,同时,威海基地的全自动化生产线上,一艘7000车装载量的汽车运输船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标志着芜湖造船厂开启“由江向海”全新征程。
芜湖造船厂历经百年风雨,从一家小型修理厂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大型造船企业,其发展历程不仅见证了芜湖乃至中国造船业的发展,也体现了企业不断创新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芜湖造船厂在业界有哪些知名的船舶设计师或工程师?
芜湖造船厂在业界拥有多位知名的船舶设计师和工程师,以下是部分代表性人物及其贡献:
-
俞鞠梅
作为海智研究院的年轻船体设计师,俞鞠梅以“技术尖兵”与“经营先锋”的双重角色脱颖而出。她深度参与芜船多项重点项目的投标与设计任务,包括某试验舰、登陆艇、综合补给船等,助力企业在高端船舶领域斩获多个关键订单。 -
王龙富
安徽海翼智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曾长期任职于芜湖造船厂。他主持设计了85000吨散货船、165米大件运输船等重点项目,并主导智能化装备改造等车间升级项目。其技术积累和管理经验为后续创业奠定基础,现致力于打造数字化船舶设计平台。 -
宋现国
芜湖造船厂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主持和参与十余型海军舰艇及陆军高新装备研发设计,获国家专利16项。他带领团队攻克某新型登陆艇主动式减摇装置的高精度安装难题,推动国产装备性能提升。 -
任承松
芜湖造船厂首席技术顾问,拥有60余年军工船舶设计经验。他参与建造数百艘舰艇,包括鱼雷艇到现代化舰船,并取得10余项国家专利,是芜湖造船厂军工精神传承的代表人物。 -
余高峰
调试车间经理,深耕船舶调试领域20余年。他带领团队高效完成7000车LNG双燃料动力汽车运输船等复杂项目的调试工作,确保船舶按期高质量交付,是船舶后道工序的“领航者”。 -
王爱龙
管装部工段长,专注船舶管路系统设计与安装24年。他主导完成22000吨混合动力化学品船等高难度管系工程,通过模块化造船模式优化工序,提升建造效率与安全性。
这些工程师和设计师通过技术创新与项目管理,推动芜湖造船厂在高端船舶、军工装备及绿色智能领域持续突破,展现了企业的技术实力与行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