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是否得狂犬病应从动物咬伤或抓伤史、狂犬病疫苗接种情况、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综合判断。
动物咬伤或抓伤史
如果最近有犬、猫等动物咬伤或者抓伤,可以根据动物是家养的还是流浪的、是否接种过狂犬疫苗、咬伤抓伤的程度等方面判断一下危险性。若被流浪动物咬伤或抓伤,伤口在头面部并且伤口比较深,患狂犬病的风险会比较高,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关处理。
狂犬病疫苗接种情况
尽早注射狂犬病疫苗,可有效防止感染狂犬病毒。若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伤口有破皮、出血,并且没有进行处理,在咬伤后也没有接种狂犬病疫苗,可能罹患狂犬病。
临床症状
狂犬病潜伏期一般为1-3个月,可出现恐水、怕风、咽肌痉挛、怕光、怕声等症状,在咬伤部位会出现麻木或者蚂蚁爬行感。出现这些症状时,应警惕自己患了狂犬病。
实验室检查
若实验室检查显示,狂犬病毒RNA阳性,或者经过细胞培养,分离出狂犬病毒,或者狂犬病毒抗原检测阳性,同时伴随白细胞增高,尿常规检查可见蛋白尿和管型尿,可能已经罹患狂犬病。
如果怀疑自己可能感染了狂犬病,请务必尽快联系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和必要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