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舒城的风俗丰富多彩,涵盖了婚嫁、丧葬、岁时、饮食、民间艺术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风俗习惯:
一、婚嫁习俗
舒城的婚嫁习俗以传统为主,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简化。传统的婚嫁程序包括:
- 1.命字、访亲、相亲:由媒人介绍,双方家庭初步了解。
- 2.聘媒、传庚贴、纳彩礼:男方家庭向女方家庭提亲,并送上彩礼。
- 3.下日子、择吉迎娶:选定良辰吉日进行迎娶
- 4.哭嫁:新娘在出嫁前会大哭一场,表达对父母的依恋和不舍
- 5.迎娶:新娘出门时不能落地,由哥哥或弟弟背着上轿(现今多为轿车),并撑大红伞。嫁妆中藏有枣子、糕、花生等,寓意为“早生贵子”
- 6.婚宴:婚宴相当隆重,有长者或有名望的人代新人讲话,新人每桌敬酒,婚宴每桌都有新人家里近亲陪客
- 7.闹房:结婚当晚有闹房的习俗,结婚三天无大小,不分长晚辈,老少均闹房
- 8.回门:结婚的第三天,女方所有亲友赴男方“看三”,一个月后,新娘偕新郎回娘家,吃回门饭
二、丧葬习俗
舒城的丧葬习俗比较繁杂,西部地区仍以土葬为主,过程较为传统:
1.送终:在人将要咽气时,烧纸箔,穿“老衣”,鸣放鞭炮,死时在场的亲友恸哭
2.入殓:死者入棺后设灵堂,发讣告,后辈披麻戴孝
3.守灵:灵柩停家3、5、7天,晚上有后辈守灵
4.出殡:出殡多在早上,孝子扶柩,亲友送葬,沿途撒“路线”(纸钱)
5.安葬:灵柩到达坟地,安葬入土,丧事期间有酬客的宴席
三、岁时习俗
舒城的岁时习俗以农历为主,主要节日包括:
1.春节:从腊月廿三送灶开始,家家户户准备过年,掸尘,蒸粑粑,做糖,炸元子。大年三十吃年夜饭,年饭后进行祭祖活动,晚上守夜
2.元宵节:有“十五大似年”之说,早餐吃元宵,晚上闹花灯,有龙灯、虾子灯、狮子灯等多种形式
3.清明节:有祭祀祖先的活动,缅怀先人
4.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流行吃绿豆糕、裹粽子的习惯,尝“三鲜”,家家户户在门庭上插艾草避邪
5.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农民喜庆丰收,亲友互赠月饼,中餐以板栗烧鸡和鱼虾为佳肴,晚间赏月,品尝月饼等
6.冬至:晚餐多吃炸的东西,炸圆子、炸干子等
四、饮食文化
舒城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
1.盖碗茶:舒城人喜欢喝早茶,茶馆文化浓厚,茶馆里提供各种早点,如狮子头、大饺子、小粑粑等。
2.特色菜肴:如碟子酒等舒城特色菜肴,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喝早茶、十大碟子、八大碗等
五、民间艺术
舒城的民间艺术包括:
1.民歌、民舞:如大鼓书、胡琴书、闹花船、玩狮子、舞龙等。
2.传统技艺:如盖草房、打土墙、弹棉花、打铁、补锅、剃头、骟猪、缝纫、榨油等老技艺。
六、其他风俗
1.箩窝:用竹蔑编织的椭圆形箩筐,曾是舒城孩子的摇篮,具有冬暖夏凉的实用功能
2.摇篮曲:与“箩窝”相辅相成的摇篮曲,舒缓深情的旋律,陪伴着孩子进入梦乡
这些风俗习惯不仅反映了舒城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也展示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