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卡异地就医结算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备案流程
-
线上备案
- 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医保服务→国家异地就医备案,进入小程序完成实名认证后申请。
- 使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或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在线提交备案信息。
-
线下备案
- 携带身份证、社保卡及《跨省异地就医备案登记表》等材料,前往参保地社保局窗口办理。
-
备案类型选择
-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跨省异地长期居住”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并填写就医地、参保险种等信息。
-
提交材料
- 阅读备案告知书并确认,填写备案信息、联系人信息,部分地区支持个人承诺书代替材料提交。
二、选定点医疗机构
- 备案后需在已开通跨省联网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可通过以下方式查询:
- 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或网站(https://fuwu.nhsa.gov.cn)查询试点地区及定点机构开通情况。
- 关注“国家医保局”公众号→“公众查询”→“开通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的统筹地区”。
三、持卡就医与结算
-
凭证要求
- 就医时需出示社保卡或医保电子凭证,用于入院登记、出院及门诊费用结算。
-
费用结算规则
- 住院/门诊费用中医保基金支付部分由医疗机构直接结算,个人需承担自付部分。
- 跨省异地转诊需先自付一定比例费用,急诊抢救(2023年起)免备案且待遇与本地一致。
四、其他注意事项
- 备案时效性:临时外出就医备案有效期一般为6-12个月,长期居住备案需长期有效。
- 未备案处理:未提前备案需先垫付费用,再凭病历、发票等材料回参保地报销。
- 进度查询:通过备案小程序实时查看备案状态,或查询费用明细、门诊慢特病资格等。
五、常见问题
- 参保地未开通门诊结算:若统筹地区显示“未开通”,则无法直接结算普通门诊费用。
- 待遇差异:结算标准以参保地政策为准,目录范围以就医地目录为依据。
通过以上流程,参保人可实现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减少垫付和跑腿报销的繁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