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远程医疗平台操作指南的核心流程及要点,整合自多份远程医疗系统文档及操作手册:
一、用户注册与登录
- 注册流程
- 进入平台官网/APP,点击「注册」按钮,填写手机号/邮箱、密码、姓名等基本信息。
- 上传身份证件、执业资格证明(医生用户需额外提交医师资格证)。
- 完成邮箱或短信验证,提交后等待系统审核(通常1-3个工作日)。
- 登录操作
- 输入注册账号及密码,或通过手机动态验证码登录。
- 首次登录需完善个人资料,包括职称、专业领域(医生)或病史信息(患者)。
二、个人资料管理
- 信息修改
- 点击右上角「个人中心」→「个人信息」→「编辑」,修改联系方式、地址等。
- 医生用户需提交资质变更证明至平台审核。
- 密码管理
- 输入原密码后,设置新密码(需含大小写字母、数字,长度≥8位)。
- 历史记录查看
- 支持按时间筛选咨询记录,可导出PDF或Excel格式。
三、预约与远程会诊
- 预约医生
- 进入「预约咨询」模块,筛选医生职称、科室、评价等。
- 填写病情描述、上传检查报告/影像资料(支持DICOM格式)。
- 选择时间后支付费用,获取预约号(需保存以备就诊)。
- 远程会诊流程
- 申请阶段:主治医生填写会诊目的、患者病历摘要,提交至上级医院审核。
- 准备阶段:提前15分钟进入会诊室,调试摄像头、麦克风等设备。
- 会诊进行:通过视频/语音实时沟通,专家可调阅影像资料并标注诊断意见。
- 结果处理:会诊记录自动存档,支持打印或分享至患者端APP。
四、故障处理与注意事项
- 常见问题应对
- 网络中断:启用备用4G网络,或切换至电话咨询。
- 设备故障:联系平台技术支持(响应时间≤30分钟)。
- 数据异常:立即暂停操作并上报,系统自动回滚至最近备份点。
- 隐私与安全
- 所有传输数据采用AES-256加密,诊疗记录存储于独立医疗云。
- 医生需定期更新数字证书,患者可设置临时访问码保护敏感资料。
五、操作注意事项
- 设备要求
- 医生端:1080P摄像头、降噪麦克风、双屏显示器(建议≥24寸)。
- 患者端:Android/iOS智能手机(系统版本≥iOS 12/Android 8.0)。
- 网络标准
- 会诊期间需保证上行带宽≥10Mbps,延迟≤50ms。
- 时效要求
- 常规会诊申请需提前24小时提交,急会诊响应时间≤30分钟。
如需具体功能的图文操作指引,可参考腾讯云《数智医疗影像平台操作指南》或广东省远程医疗接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