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医大二院心血管内科是一个在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的科室。以下是关于该科室的详细信息,包括其概况、特色技术、科研成果、专家团队和挂号流程等方面的内容。
科室概况
科室历史与发展
- 创建与发展: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始建于1954年,由我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心血管病专家于维汉教授创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特别是在于波教授的带领下,科室已发展成为国内床位最多的心血管内科,连续七年进入全国前十强。
- 设施与规模:科室拥有578张床位,10个护理单元,分为8个病区和2个心脏病监护中心及1个介入术后监护中心,导管室设有8个介入手术间,使用面积25000平方米。
科室荣誉与成就
- 国家级荣誉:心血管内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重点学科、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并荣获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
- 科研与教学:科室近五年发表SCI文章200余篇,影响因子>10的12篇,于波主任牵头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精准诊疗体系”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特色技术
介入治疗技术
- 冠脉介入治疗:科室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多项冠脉介入治疗技术,包括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封堵术、主动脉窦瘤破裂封堵术等,填补了省内多项技术空白。
- 电生理介入治疗:科室率先开展了三维定向及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房颤技术、CRT、ICD等高新技术,显著提高了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
心脏康复
科室设有心脏康复中心,提供心肺运动测试、平衡训练、抗阻运动、有氧运动、呼吸训练及心理训练等综合性康复服务,帮助患者恢复心脏功能。
科研成果
国际级研究成果
- 晚期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田进伟教授在晚期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论文在《Developmental Cell》发表,揭示了晚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关键机制,为心血管事件防控提供了新的策略。
- 心梗后心力衰竭研究:于波教授团队在心肌梗死后的免疫炎症反应和心肌保护机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ESC 2024国际会议上展示并获奖。
国内领先技术
科室在国内率先引进OCT技术指导介入诊疗,围绕ACS的发病机制,建立了冠脉高危斑块形态学特征,开展了多项急性心肌梗死人群的三支主要冠脉OCT研究,为临床急性心肌梗死的精准诊断与早期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专家团队
主要专家介绍
- 于波教授: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兼心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取得了多项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
- 田进伟教授:心内科主任医师,寒地心血管病全国重点实验室PI,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服务和晚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机制与干预策略研究。
- 张烁教授:心内科副主任,高血压中心负责人,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诊治及疑难、急危重症的救治。
挂号流程
预约挂号方式
- 微信预约:关注官方微信号“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通过微信平台进行预约挂号。
- 支付宝预约:通过支付宝搜索“浙大邵逸夫医院”生活号/官方小程序或搜索“阿里健康挂号”,提供在线预约服务。
- 网站预约:访问医院官网进行预约挂号。
- 电话预约:拨打挂号电话0451-116114,按照语音提示进行预约挂号。
- 现场预约:在挂号窗口或自助挂号机上进行现场预约。
就诊注意事项
- 预约时间:每日16:00放第7日号源,预约成功后请严格按照预约时段提前30分钟就诊。
- 退号规定:预约挂号的患者如遇到特殊原因不能前往医院就诊,可在就诊日24点之前在挂号小程序中取消挂号。
哈尔滨市医大二院心血管内科在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具有显著的专业优势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室在介入治疗、心脏康复、科研成果和专家团队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通过多种预约挂号方式和严格的就诊注意事项,患者可以更加便捷地接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