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东南部,北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相连,西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接壤,东北与万宁市交界,西南与三亚市毗邻,东南濒南海。
一、自然地理
-
地理位置:
- 陵水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东南部,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介于北纬18°22'—18°47',东经109°45'—110°08'之间。县域南北长40千米,东西宽32千米,总面积约1128平方千米。
-
地形地貌:
- 陵水黎族自治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主要由山地、丘陵、平原组成。西北部为山区,中部为丘陵区,东南部为平原区。境内最高点为吊罗山三角峰,海拔1499.8米。
-
气候特征:
- 陵水黎族自治县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温暖宜人,夏无酷热,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25.2℃,年平均雨量为1500~2500毫米,主要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份。光照充足,全年无霜,四季常青。
-
河流水文:
- 陵水黎族自治县内大小河流共有127条,主要河流有陵水河、英州河、板桥河和港坡河等。陵水河是海南第四大河流,也是陵水人民的母亲河,年平均流量达9.3亿立方米。
二、历史文化
-
历史沿革:
- 陵水古称陵水缓,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在岭南地区设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陵水境域隶属珠崖郡紫贝县。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平南越后在海南岛上设珠崖、儋耳两郡十六县,陵水境域属珠崖郡山南县。此后历经多个朝代更迭,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更名为陵水黎族自治县。
-
文化遗产:
- 陵水黎族自治县文化遗产丰富,包括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石贡遗址、军屯坡珊瑚石棺墓葬群等。其中,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经济发展
-
经济概况:
- 近年来,陵水黎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2023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GDP)253.73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4.27亿元,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34.19亿元,同比增长2.8%;第三产业增加值145.27亿元,同比增长10.5%。
-
产业结构:
- 陵水黎族自治县已形成以旅游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旅游业是陵水的支柱产业之一,拥有分界洲岛、南湾猴岛生态旅游区等多个知名景区。陵水还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兴产业。
陵水黎族自治县是一个具有独特自然风光、悠久历史文化和良好经济发展态势的地区。无论是旅游度假还是投资兴业,陵水都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