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二档社保异地就医政策在2024年进行了一些更新,主要体现在备案条件、报销比例和直接结算流程等方面。以下是详细的更新内容和相关信息。
异地就医备案条件
备案人群
- 异地安置退休人员:指退休后在异地定居并且户籍迁入定居地的人员。
-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指近期拟在或已在异地同一地区连续居住生活半年以上的人员。
- 常驻异地工作人员:指本市用人单位长期派驻异地工作的在职职工。
备案流程
- 线上办理:通过“深圳医保”微信公众号、“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粤医保”小程序等渠道进行备案申请。
- 线下办理:前往医保经办窗口或社区服务中心提交申请材料。
异地就医报销比例
报销比例
- 普通门诊:在异地联网定点基层医疗机构就医,享受普通门诊统筹待遇,支付比例为75%。异地急诊抢救和其他临时外出就医的报销比例为80%。
- 住院:办理长期异地就医备案或市外转诊手续后,市外报销比例与市内一致。异地急诊抢救的报销比例为90%,其他临时外出就医的报销比例为80%。
报销限额
- 普通门诊:年度内最高可报销2333元。
- 住院:具体限额根据医院级别和退休人员身份不同而有所差异。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流程
备案成功后
- 选择定点医院:在备案成功的异地统筹地区内已开通异地联网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 使用医保卡:凭医保电子凭证或持实体卡直接结算医疗费用。
无法直接结算的处理
- 补记账:因系统故障等原因不能直接结算的,应到就医的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办理补记账手续。
- 手工报销:无法补记账的,可向市医疗保障经办机构申请医疗费用手工报销。
异地就医注意事项
备案有效期
- 长期有效: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的备案长期有效,除非变更备案地市。
- 一年有效:异地转诊备案的有效时间为一年。
费用结算
- 直接结算:在备案的就医地联网定点医药机构或转入医院发生的基本医疗费用应当直接结算。
- 手工报销:因特殊情况不能直接结算的,应在费用发生后三年内向医保经办机构申请报销。
深圳二档社保异地就医政策在2024年的更新主要包括了备案条件的明确、报销比例的调整以及直接结算流程的优化。这些变化旨在提高参保人在异地就医的便利性和报销比例,确保参保人能够更好地享受医保待遇。
深圳二档社保异地就医的医院有哪些?
深圳二档社保异地就医的医院主要包括以下几家:
- 深圳市中医院鹿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 罗湖区中医院凤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 南山区西丽人民医院桃源北社区医疗服务站
- 宝安区龙华人民医院清湖硅谷动力社区医疗服务站
- 龙岗区葵涌人民医院三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 龙岗区大鹏人民医院鹏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异地就医建议
- 选定异地联网定点基层医疗机构:在异地就医前,建议先选定一家异地联网定点基层医疗机构(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以确保能够顺利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 确认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了解并确认所选医院是否已开通异地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以便于直接结算相关费用。
深圳二档社保异地就医的报销流程是怎样的?
深圳二档社保异地就医的报销流程如下:
异地就医备案
-
备案条件:
- 深圳二档医保参保人在异地就医时需要提前办理备案手续,以便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 备案适用于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其他临时外出就医人员等。
-
备案方式:
- 线上办理:
- 关注“深圳医保”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栏“掌上政务”→“个人业务办理”→“异地就医备案”。
- 使用“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粤医保”小程序、“粤省事”小程序、“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
- 登录“深圳市医疗保障局”官网的个人网上服务系统,点击“在线办理”→“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备案”。
- 线下办理:
- 前往各区、街道行政服务大厅、部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医保经办窗口提交材料进行申请。
- 线上办理:
-
备案材料:
- 有效身份证件或社会保障卡(原件扫描上传)。
- 不采用承诺制或半年以内≥2次办理长期异地就医备案到不同地市的,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户口簿、居住证明、工作单位派出证明等)。
选择定点医疗机构
- 备案成功的参保人员应在本人备案成功的异地统筹地区内已开通异地联网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方可享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
- 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查询备案成功的异地统筹地区内已开通异地联网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
就医和结算
-
直接结算:
- 备案成功的参保人员前往备案地已开通异地联网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可凭医保电子凭证或持实体卡直接结算医疗费用。
-
无法直接结算的情况:
- 若因系统故障、社会保障卡损坏或补办等原因不能直接结算,参保人应到就医的医疗机构办理补记账。
- 需准备材料:身份证、社保卡、医疗费用发票、费用明细清单、病历资料、银行账号信息。
- 通过深圳市医疗保障局官网或“深圳医保”微信公众号进行网上申报,或前往就近的已开通医保业务的区(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提出申请。
报销比例
-
住院报销比例:
- 已办理长期异地就医备案或市外转诊手续:在市外联网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的基本医疗费用支付比例,执行市内就医支付比例,即二级医院为91%。
- 异地急诊抢救:在市外联网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的基本医疗费用支付比例按照市内就医支付比例的90%支付。
- 其他临时外出就医:在市外联网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的基本医疗费用按照市内就医支付比例的80%支付,其中在省内异地联网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的住院基本医疗费用按照市内就医支付比例的90%支付。
-
普通门诊报销比例:
-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为深圳市普通门诊报销比例的90%,其他临时外出就医人员为80%。
- 每个医保年度内最高可报销2333元。
深圳二档社保异地就医的费用标准是什么?
深圳二档社保异地就医的费用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住院费用报销比例
-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在市外联网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基本医疗费用支付比例执行市内就医支付比例,即:
- 一级以下医院:92%
- 二级医院:91%
- 三级医院:90%
-
异地急诊抢救人员:在市外联网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基本医疗费用支付比例为市内就医支付比例的90%,即:
- 一级以下医院:82.8%
- 二级医院:81.9%
- 三级医院:81%
-
其他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在市外联网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基本医疗费用支付比例为市内就医支付比例的80%,即:
- 一级以下医院:73.6%
- 二级医院:72.8%
- 三级医院:72%
普通门诊费用报销标准
-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选定一家异地联网定点基层医疗机构(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就医,普通门诊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75%(退休人员、60岁及以上居民为80%),年度最高可报销2333元。
-
异地急诊抢救人员和其他临时外出就医人员:普通门诊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分别为市内支付比例的90%和80%,即:
- 异地急诊抢救人员:67.5%
- 其他临时外出就医人员:60%
跨省和省内异地就医
-
跨省异地就医:报销比例为深圳市就医支付比例的70%。
-
广东省内跨市异地就医:报销比例为深圳市就医支付比例的90%。